“我帶人出城之后你緊守城門,一定要注意防范叛軍的手段。”
高崗出城之前將自己的幾個心腹愛將全部叫到身邊,交待他出城后的事情。
主要是叮囑他們要加強戒備,只要他們的態度沒有問題,作戰上的事情他并不是很擔心。
都是久經沙場的將領,年紀最小的也在戰場上廝殺了十幾年。
只要不大意,不中叛軍的計,守住揚威城是沒有問題的。
“將軍放心,揚威城在我等手中定然無憂。”
負責守城的將領信誓旦旦的說道。
說完之后他又露出擔憂之色,“只是將軍你帶兵出城肯定會與叛軍交手,要小心叛軍的詭計。”
其他將領也紛紛開口,他們對神衛軍的戰斗力沒有太直觀的感受,但對他們的狡猾非常清楚。
戰報上的鮮血淋漓的數字說明了神衛軍的狡猾。
他們總是用最簡單的陰謀取得不可思議的戰績。
沒錯,在很多沒有和神衛軍交過手的順將眼中,神衛軍取得的戰績是不可思議的。
他們甚至不明白神衛軍憑什么取得這些勝利。
就算他的同袍中了神衛軍的奸計,但為什么會敗的這么慘?
難道叛軍真的那么強大?
沒有見過神衛軍的順將都不相信一支出現不久的叛軍比精心訓練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官軍還要強大!
高崗搖搖頭,讓他們不用擔心他,“這次出城如果能夠搶回糧草最好,如果不能我不會與叛軍作戰的。”
高崗的目標一直都是糧草,如果能夠在奪回糧草的過程中剿滅一部分叛軍他會更加高興。
很快,高崗帶著八千順軍出城。
這是他能調動的最大兵力,再多就會影響揚威城的防守。
出城后的高崗異常小心,但他沒有減慢行軍速度。
叛軍還在運走糧草,慢悠悠地走過去糧草早就被運完了。
而且時間越長,叛軍準備的越充足。
高崗不認為叛軍已經來揚威城很久了,這也是他為什么會選擇出城的理由之一。
趁著叛軍立足未穩,他還可能占據一些優勢,等到叛軍站穩腳跟,做好準備,到時候被動的就是揚威城了。
高崗的考慮還是比較正確的,現在確實是打敗神衛軍的最佳時機。
越往后他獲勝的機會越小。
不能減慢行軍速度,高崗只能多派斥候在前面探路,在周圍偵查情報,確保不會被神衛軍伏擊。
出城之前他見了幾個跑回揚威城的運糧隊潰兵,大致了解了運糧隊被伏擊的情況,晚上、騎兵沖擊、外圍伏殺。
同樣很簡單的計策,唯一讓高崗有些不理解的就是這么多叛軍是如何出現在揚威城而自己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他們是從哪里來的,中間就沒有一個城池或者堡壘發現他們嗎?
這么多人一起行動動靜應該挺大的啊!
高崗搞不清楚神衛軍是怎么出現在揚威城的,但他知道他們來了,而且數量眾多。
一萬?
這是高崗從運糧隊潰兵口中得到的叛軍數量。
他對這個數量表示懷疑,但還沒有證據。
他認為叛軍的數量大概在五、六千左右。
不可能再多了!
只是叛軍有一支騎兵,所以運糧隊才潰敗的如此迅速,如此徹底。
高崗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
逃出來的潰兵幾乎沒有遇到李業率領的步兵防線,擊潰他們的確實只有馬騰的五千騎兵。
叛軍是一支非常厲害的騎兵!
&nt 有了這樣的判斷,高崗對自己這次出城行動就有了準則。
絕不與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