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衛打造成精銳中的精銳。
陌刀手、騎兵、東海鷹騎、白袍軍…… 讓這些精銳完美的融合到一支精銳中也是難事。 不過那就沈泉的事情了,他是羽林衛統帥,楊遠給他撥了最精銳的戰士,如果不能發揮最強的戰力,那就是他的失職。 羽林衛的兵種配置還算比較容易。 從諸位悍將手中搶兵應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對楊遠而言卻非常簡單。 只有三萬人,光是從幾個精銳部隊中抽調一部分就可以湊齊很大一部分。 剩下的再從普通神衛軍中抽調一些進過階后的戰士即可。 麻煩的反而是神武衛的兵種配置。 在楊遠的規劃中,神武衛一共有八萬兵馬。 現在還有大概一萬人的缺口。 楊遠召喚出來的帝國士兵超過十五萬。 但經過幾次戰斗減員,再加上其他軍團分走一部分,神衛軍的總兵力是不足十萬的。 現在抽調三萬人另外組建羽林衛,神武衛的兵力就少了一萬。 少了一萬,楊遠就得重新召喚士兵補全。 這可是一塊大肥肉??! 每一個將領都想從上面咬一口。 尤其是幾個精銳兵種的主將,每一次他們補充兵力都是很困難的事情。 這一次補充過后,未來很久一段時間他們能統領的兵力就固定下來。 這就是編制??! 就算以后有戰損,也會優先補充完整。 這么好的事情可不能放過。 “主公我騎兵……” “主公我陌刀手……” “主公,我東海鷹騎……” …… 一時間比剛才選擇羽林衛還是神武衛時還要嘈雜的聲音縈繞在楊遠耳邊。 唉! 備受折磨的楊遠只能在心中責怪自己,你瞧,非要搞什么皿煮,煩不煩! 自己設計好,然后直接通報他們不就行了! 非要自己受折磨! 有那么一瞬間楊遠確實有些后悔召開這次軍議。 他甚至想直接說出他對神武衛已經做好安排,不必爭論。 但他還是克制住了自己。 軍議既然已經召開,那便要繼續下去。 商議出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形式,一定要繼續保持下去。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這樣才能逐漸達到楊遠想要的效果。 作為一個擁有兩世記憶的人,他深知ducai體制的危害。 或許能夠出現一代、兩代、三代明君,但第四代呢? 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 將國家的興衰系于一人的英明與否風險太大。 楊遠不知道什么樣的體制是最好的,也沒有想過要讓他建立的國家千秋萬代的繼承下去。 總有后來人會用他想不到的方式改變這個國家。 他只是想讓中州之上的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 讓自己的家人,跟在自己身后的追隨者們活的更好,有更大的舞臺讓他們發揮。 非常樸素的想法。 一個擁有老天爺眷顧,而且是雙倍眷顧的人,想要活的更加精彩有什么問題? 好了,有些扯遠了。 還是回到軍議現場,現在能夠穩坐泰山的人只有楊遠、鞏義、沈泉和趙龍。 楊遠自不用說,不管他心里是如何想的,最終的決定都要他來做。 其他三個則是基礎兵種的大佬,他們也不急。 不管你們是什么特殊兵種,還能飛上天不成。 最后都得歸我們管!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