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到達滄羊城齊國使團感覺自己被乾國針對了。
他們來乾國之前可是專門了解過乾國這個還沒建立的國家。
和齊國有爭端,而且還不小。
如果不是神衛軍與順國突然爆發全面戰爭,現在齊國北方的幾個郡估計也是乾國的了。
要是這么說他們還要感謝順國,他們用了將近一半疆域拯救了齊國。
否則南方的叛亂加上北方的神衛軍,現在躲在角落哭泣的就該換成齊王了。
齊國使團面對乾國的公平對待非常不滿,卻也沒有發作。
此時齊國實在不好與乾國翻臉,他們這些使者只能受些委屈。
對一些人而言,平等對待就是一種輕視。
齊國人雖然生氣,但交流會該參加還是要參加的。
這種宴會如何能少的了我齊國呢!
第一次參加交流會的齊國使團眾人一開始還有些不適應交流會的氛圍,但是很快他們就找到了融入進去的辦法。
作為三大霸主之一,齊國擁有的小弟可不少。
周圍的小國不是親近齊國就是親近順國(現在應該正準備換成乾國)。
齊國副使很容易就找到幾個熟悉的小國使者。
有他們引導,齊國使者很快就熟悉了交流會的規則。
這時他們才真正體會到交流會的妙處。
當然肯定也不是十全十美。
但這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的事情?
只要有好的地方,就可以推行下去。
齊國使者還真有回國之后也嘗試舉辦這種交流會。
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學到交流會的精髓?
交流會看似簡單,只需要把各國使團聚在一起,大家吃吃喝喝,順便聊聊天,然后呢?
如何達成你的目的?
這才是交流會真正的精髓。
齊國使者還需要深入了解,才可能成功舉辦一場似是而非的交流會。
雖然有人做引導,但齊國人在這次交流會的收獲并不大。
他們看似在交流會上表現的游刃有余,但更多的只是裝模作樣。
他們在暗中觀察交流會上的每一個人,并不急于收集情報,而是學習如何在這里收集情報。
參加過幾次交流會的各國使者就算再笨也知道如何保護本國情報。
大不了在這里少說話甚至不說話。
雖然這樣做會有些呆,但還是命更重要一些。
真的要是在這里泄露了機密,恐怕就只能流離國外了。
今晚和齊國使者說話的使者不少,但齊國人的收獲堪稱寥寥。
好在他們還有機會。
交流會結束之后,他們找來了幾個忠誠小弟的使者,聽他們傳授交流會的經驗。
昨天晚上一兩個時辰的時間還是太短了,齊國人來不及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交流會就結束了。
這讓齊國使團眾人很不爽。
但他們知道乾國最少還要在舉辦一次交流會,時間在楚國使團到達之后。
如果乾國人想要舉辦更多的交流會,理由還不有的是!
……
十日后,距離乾國舉行立國大典還有二十天,楚國使團終于風塵仆仆地趕到滄羊城。
他們在前半段路程耗費了太多時間,后半程的路趕得有些急。
使團之中除了熊南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幾個年紀比較大的,他們可真是遭了罪。
楚國使團到了驛館之后和齊國使團剛到的時候差不多,他們也認為這是乾國在輕視他們。
不過熊南制止了他們要大鬧一番的想法。
楚國可不是齊國,他們不怕乾國給楚國找麻煩。
楚國使團認為自己收到了怠慢,肯定不會忍氣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