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自然是沒有什么意見,只是恐怕太子殿下不愿意吧?”
李承辭只是笑了笑,太子之位他真的并不稀罕。
他要真的想要太子之位那這些年早就到手了。
何必等到現在?以他的才華和手段,年前便可以從太子手中給奪過來。
之所以沒有奪太子之位,那是因為他不稀罕。
因為就算把這太子之位讓給其他的皇子,他們也不可能登基。
因為有自己在,這個太子之位也不過是虛有其名罷了。
現在滿朝文武,支持李承辭的官員占了一半。
這剩下的一半還需要分成三份,一份是支持現在太子的,另外一份是支持二皇子的。
這剩余的一份是屬于中立的,另外的一半是支持自己的。
二皇子和太子加起來也沒有自己的多,所以太子之位只不過是一個稱呼罷了。
現在的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過是李承辭不想去爭罷了。
“你怎么看?”
慶帝看著一臉無所謂的李承辭,臉色也是微微露出了一絲微笑。
隨后又是一臉嚴肅的看向了太子,畢竟這種賭約不僅僅是李承辭一人的事。
這其中最要的還是太子的意思,畢竟他要不是不愿意交出太子位置的話,那這個賭約便不會成立。
“兒臣……兒臣……兒臣……”
太子語塞了,他真的是沒有想到,這賭約竟然是太子之位。
要知道這賭約是太子之位的話,他肯定是不答應的。
可是現在已經晚了,自己要是不答應的話,那肯定會落下懦弱之名。
可是自己答應的話,內心又過不去,而且日后肯定要提心吊膽。
萬一李承辭真的創造了奇跡,等他回到京都的話,那自己的太子的位置,豈不是丟了?
所以一時間太子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就連說話都是斷斷續續的。
見此一幕,李承辭臉上原本就不屑更甚了。
太子這一幕他早就猜到了,雖然太子的智商確實有所提升。
但是和自己一對比,簡直又是被玩爆了。
和自己打賭,確實誰都可以,但是又有誰真的敢面對賭約?
和自己賭,看的不是賭什么,而是這賭約是什么。
沒有上好的賭約,李承辭是不會輕易下賭注的。
在這個世界,步步為營,步步為棋,每一個賭注都是為了下一步的計劃。
李承辭可不會傻傻的去瞎賭,剛才下定的賭注也是因為對他有利罷了。
“竟然太子猶豫的話,那父皇這樣吧,如果我成功了,待我回歸京都,那太子殿下的太子之位,五年之后重新再立如何?”
李承辭又說出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也是他臨時間想出來的。
自己這一次出去可能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回來。
等自己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劇情也開始了。
劇情開始五年的時間,太子的位置不用改動。
還像原來軌跡中的一樣,太子去做他該做的事情,自己只要在幕后或者是跟著劇情就行。
這樣既不會打亂原來的軌跡,也能在五年后廢了太子的位置。
到那個時候,李承辭就不相信自己的父皇還會把太子之位交給李承乾。
“好!我答應你,不過若是你不成功的話,你又該付出什么代價?”
太子這個時候也是下定了決心答應了下來。
還是那句話,在他看來李承辭根本就不可能在兩年的時間,用三萬士兵與十萬大軍一戰,而且將其趕出慶國,奪取南詔國三座城池。
“今日本殿下,在此立下軍令狀,給我三萬慶國精兵,兩年時間若不能把敵國士兵趕出我慶國領土,我李承辭從此以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