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想了想,一段時間以來,父皇總是想找他碴兒,怎么看他,都不如鄆王、康王順眼。
父皇之所以沒有動他,是因為宗舒一次次把事做成了,并且都要把功勞硬安到他頭上。
這也讓鄆王和康王暗地里氣得牙癢癢。
事實這么一擺,宗舒還真算是他的幸運星。
劉皇后提示說,不管宗舒做過什么,只要不太過份,那些從通真宮里逃出的官員們,都不會忘記宗舒的救命之恩。
就算是今后他們和宗舒在利益上發生重大沖突,也不會明目仗膽,頂多在暗地里做小動作。
一旦鄆王、康王把宗舒拉攏過去,太子這邊更加勢單力薄。
太后看中的并不僅僅是宗舒的能力素質,看得最重的是他從通真宮中救出的那些官員們。
可以這樣講,宗舒只要是不犯律法,哪怕是指著官員的鼻子罵,都沒有問題。
太子現在太需要支持了,和鄆王、康王相比,太子現在也就一個高俅走得近一些,但分量明顯不如。
而經濟方面,太子這里顯得很寒酸,因為趙桓太老實。
而恰恰在太子四面楚歌之時,宗舒出現了。
這人不僅會撈銀子,還順帶著救了那么多官員。
宗舒,給太子帶來的,是金錢與人脈的雙重資源。
讓太子拜宗舒為師,這是劉皇后昨天夜里回宮后都開始想的問題,加上珠珠告訴他太子也說過拜師的話。
拜宗舒為師,又不能太正式,太正式會讓宗舒翹尾巴,一旦宗舒搞什么幺蛾子,也不至于牽扯到官家。
頂多,人們會說皇后做事不妥。
當然也不能沒有儀式,通過這種儀式,讓宗舒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更加自覺地與太子綁到一起。
“桓兒,宗舒為何只要賜同進士出身的虛名,而不要實實在在的職官?”劉皇后開始考較起了太子。
纓絡搶著答道:“我知道,宗舒懶,不想早早起床?!?
劉皇后根本無視纓絡的話,盯著太子道:“宗舒如此,可進可退,進退自如。這才是他的高明之處?!?
……
宗舒走在回家的路上,吹起了歡快的口哨。
名義上講,教太子趙桓功課的是蔡京。因為蔡京是太子少師。
太師之位,算是文臣之首,因為政事繁忙,蔡京也就給趙桓上過幾次課。
后來,蔡京發現徽宗并不喜歡趙桓,也就不再講了。加上三皇子趙楷的主動靠近,蔡京根本顧不上太子的學業。
一直在教授太子功課的,是侍講吳非,只是一個七品小官。
對于太子來講,蔡京不給他穿小鞋、使絆子就算是萬幸了,還想讓他授課?
不管怎么說,宗舒也是太子的老師了,蔡京也是太子的老師,咱和一品大員,嗯,一個級別!
北宋的汴梁城真的是熱鬧。越到晚上越是熱鬧,特別是汴河封凍,花船的生意急劇下降,好多粉頭、窯姐啥的,都返回了城內。
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就下令解除夜市的禁令,“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這項措施一下子活躍了京城的夜生活。
汴梁夜生活一直延續到深夜三更,這還沒完。這只是第一輪。
還有第二輪,到五更的時候,夜生活開始熙熙攘攘開張,哪怕大風大雪之夜也不斷絕。
《水滸》當中就有一個情節,宋江夜訪李師師。
宋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李師師到底有沒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抬頭看了看天,還早著呢,不如先回家?
先回家一趟,揣上李少言送的那本《汴梁漁色指南錄》?今晚就體驗一下生活?
“宗兄,這么巧???”
一個人忽然轉到面前。還真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