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申讓大家把馬拴好,馬也可以停在這里,可見通風條件非常好。
拴好了馬,曹一手帶著大家繼續前行,地道開始變窄,曲里拐彎的。
岔路口逐漸增多,如果沒有人領著,想回到原來的出口,宗舒自忖做不到。
走過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路口,前面忽然豁然開朗。
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里面點著一堆柴火,一百多號人,男女老少都坐在里面。
宗舒等人剛走進去,一百多號人就跪倒了一大片。這一跪,倒是把大家給搞蒙了。
宗舒連忙招呼大家起來。
一個老頭走過來,自我介紹說是曹家的族長,非常激動,感謝宗舒看得起曹家,救了曹家人。
宗家收留曹宗申當少爺的小廝,宗舒從大牢里救出曹宗申的父兄,早就通過鴿子傳到了曹家莊。
宗家得知曹時禮、曹大成和曹宗申是掘墓的,不僅沒有嫌棄,并且還給他們安排了新的營生,拿到了可觀的收入。
現在,曹家莊將近一半的人都已經到了密縣,他們還不用親自挖石炭,只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拿到遠高于一般礦工的待遇。
曹家人祖祖輩輩就是干掘墓摸金的營生,根本見不得光。
干得時間長了,這里也就成為官府重點關注的地方,經常有公人來,把村里人抓走。
從上一代開始,曹家開始秘密修建這個地道,不僅僅是為了逃避官府抓捕,更重要的是防止土匪和遼人的洗劫。
平時,留在莊的人也會種種莊稼,一旦有風吹草動,就馬上轉入地下。
聽到這里,宗舒忽然覺得,歷史真的是不忍細看。
任丘縣之所以能產生“地道戰”的獨特戰法,淵源居然在這里。
當初為了防止土匪,讓摸金校尉的后代們發揮了他們的特長,挖了地道來藏身。
這為千年以后的反掃蕩奠定了堅實基礎。
“里正,你們為何不搬到密縣去?躲在這里也不是辦法。”
這里是宋、遼交戰的前線,大宋敗了,遼國就會占領這里,遼國不占領,金人也會來,總不能天天窩在地下。
“宗少爺,我已不是里正,曹家莊,沒有里正。”族長說道。
曹宗申看大家也不是外人,也說了實話,在官府眼里,曹家莊已經成了土匪窩,哪里有什么里正?
幸好,現在的官府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只要曹家莊不搞出驚天動地的大案,只要不挖皇族大官的墳,官府一般也睜只眼閉只眼。
族長說,之所以不想全部搬到密縣,是因為故土難離,老祖宗都埋在這里。
宗舒說,從祖父那一輩開始,墳都轉入了地下。
掘別人墳墓的,也害怕別人來挖自家的祖墳。
宗舒提出,要參觀一下地道。
族長欣然答應,同時吩咐曹家莊的幾名婦女開始做飯。
族長說,地道的頂部離地面還有三尺,不妨礙上面種莊稼。
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大洞,洞頂用木料撐住,很是牢固。
大洞四壁又挖了許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擱東西,有的做廁所。
一個大洞容得下一百來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洞里經常準備著開水、干糧、被子、燈火,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氣孔,從氣孔里還能漏下光線來。
族長領著大家從另外一個出口爬了出來,這居然是村外的一口廢井,處在莊稼里,任誰也看不出來,這是地道的出口。
鉆回地道,走了一段又有一個出口,出來一看,發現是在一棵皂角樹的內部。
皂角樹估計也有好幾百年了,中間是空的,只有皮活著,居然長得枝繁葉茂。
地道口開得如此隱蔽,曹家莊的地道修得,真叫一個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