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嫁給宗舒,這讓宗義倍感有光。
與之相反,宗澤則是悶悶不樂。
對宗舒目前的表現以及半年來的成就,宗義晚上睡著都能笑醒了。
宗義是個商人,本想著兒子能平平安安地繼承家業、傳宗接代,就已經滿足了。
哪知道宗舒自從被金人的驢踢了之后,腦袋一下子變得靈光起來,干了一件又一件震動全京城的事情。
賺了大把大把的銀子不說,還與天子、太子扯上了關系。
雖說中間有幾次差一點被砍頭,但最后還是有驚無險。
當宗舒救了皇帝、皇后以及太后的命之后,宗義基本上放下心來。
只要宗舒不做諸如造反、叛國之事,最少可以性命無憂。
現在,太后和陛下同意要把珠珠公主嫁給兒子。
從此,宗家搖身一變,成了皇親!
宗澤之所以失望,主要是他對宗舒抱的希望太大了。
宗舒被陛下賜同進士出身,自然擁有了進入朝堂的資格。
就憑宗舒對太子的幫助,憑他從遼人手中救回種師道,憑他抓住遼人耶律不才,將來他完全走上高位,甚至可以出將入相。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宗舒現在有了很好的基礎。
他的銀子根本不缺,做官就不存在貪腐問題。
機緣巧合之下,他成了天子門生、太子宗師,完全可以抓住機會,在朝堂上據有一席之地。
但現在,宗舒真是被珠珠迷住了,心甘情愿當一個附馬。
也就是說,宗舒從此以后要遠離大宋的主流社會,處江湖之遠,只能仰朝堂之高了。
不過,人各有志,宗義都不說什么,宗澤又能如何?
宗澤一氣之下,找種師道這個不如意人喝酒去了。
種師道聽到宗舒要當附馬的消息,也是愣了好大一會兒。
在種師道的心目中,宗舒是有野心的,也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如果他甘當一個附馬,何必巴巴地跑到北地去冒險,把他和吳玠給救回來?
也有可能是童貫重居要職、趙構卷土重來,對宗舒的打擊有些大,讓他有些灰心。
為了迎接公主下嫁,宗義讓喬管家負責,將宗家院子好好收拾一番。
公主出嫁,當然要選一個黃道吉日,等選定之后還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
宗舒此時都不管了,因為他要陪著太子去密縣。
太子跟著宗舒去密縣,太子少傅李若水很是不滿意,說太子殿下目前需要下功夫學帝王之術和治國平天下的本事。
至于挖石炭、做碘伏,自有人做,不需要殿下事事過問。
李若水所講,很有道理,當領導的不能事無巨細,但也要分場合。
把做碘伏、挖石炭等事情與治國平天下對立起來,引起了宗舒對李若水的強烈不滿。
李若水人不錯,就是太過迂腐。
奸臣誤國,其實李若水這種迂腐之人,誤國的危害可能更大,他們誤的時間可能更長。
看看北宋以來的幾個朝代,都是這些迂腐透頂的道理禁錮了思路,這些食古不化的忠臣扼殺了創新。
“李太傅,治國平天下的本事、帝王之術,是從書里教出來的嗎?扯蛋!太祖皇帝黃袍加身以前,難道學過帝王之術?”
宗舒一句話把李若水給噎著了。
太祖以前敢學帝王之術?如果這樣,豈不是告訴大家,他腦后長得有反骨?
所以,太祖的帝王之術是當上帝王之后才學的。
“李太傅,治國平天下,你連天下什么樣都不知道,怎么平?一個小小的東宮,就是天下了?”
宗舒丟下這句話,就拉著太子出了門,氣得李若水干瞪眼。
要去密縣基地了,宗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