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童貫持同樣心情的,是知樞密院事的蔡攸。
蔡攸曾和童貫、趙構一起去過大名府,但他沒有到雄州城。
蔡攸沒有見到雄州城下慘烈的戰況,沒有看到尸體堆積如山的駭人景象,但他聽到過。
聽親歷人員的描述,蔡攸自動腦補的場景,遠比真實的戰場來得恐怖。
所以,一提到戰場,蔡攸的腿肚子就直打顫。
蔡攸作為樞密院事,去過大名府,算是參過戰,陛下讓他或童貫去北地領軍,是完可能的。
同來垂拱殿的時候,蔡攸的心情很是沉重,他感到,與金人鬧掰是早晚的事。
那么,這一次,有可能派他去北地整軍備戰。
宣撫使的職位可大可小,權力可輕可重,讓蔡攸來當,并不算降格使用。
正在忐忑呢,徽宗把宗舒給叫來了。
上一次在決定樞密院事人選的時候,宗舒堅決反對梁師成,出人意料地力挺他。
宗舒提出讓李綱到北地整軍,讓蔡攸激動不已。
終于不用到前線了。
輕松下來的蔡攸,忽然想看看李綱聽到消息時的表情。
李綱從來沒有帶過兵,整天就會瞎起哄,一定要聯遼抗金。
這下子,終于讓他實現了夙愿。
金人,是那么好抗的嗎?
徽宗宣布李綱的職位之后,轉向宗舒:“舍予,監軍必須設置,太子可監國,不可監軍。”
太子可監國?
聽到這話,大家都愣了一會兒神。
徽宗是想逐步放手、放權了嗎?
皇帝出巡或者是想休息,一般就會讓太子獨立處理政事,這就叫監國。
徽宗才四十多一點,沒病沒災的,怎么會想起來讓太子監國?
以前的徽宗哪怕是出去幾天或者是以生病的理由不上朝,他也從沒有讓太子監國。
看來,徽宗對太子的印象逐漸好轉起來了。
再看看殿中的人,都應該是徽宗比較看中的關鍵人物。
而在今天如此重要的小型場合里,沒有鄆王趙楷和康王趙構。
這一年來,太子趙桓并沒有什么出彩之處。
但趙楷和趙構卻是多次出丑。
兩相比較之下,就襯出了趙桓的優秀來。
趙楷和趙構的出丑,幾乎每次都與宗舒有關。
趙楷一次次因為“奇技淫巧”、百工等問題被宗舒駁得抬不起頭來。
趙楷組織參加會試的舉子們搞簽名活動,凡是名次低于蘇易的,今后不再參加會試。
哪知道,在宗舒的指導下,蘇易奇跡般地成了新科狀元。
除了三百名中榜的進士,其他八千名舉子都被趙楷給坑慘了。
于是,不少舉子干脆投奔了大宋科學院。
趙構在宗舒面前幾乎占不得什么便宜,最近的一次是,他和童貫一起投資了梁師成的火柴廠。
不僅他投了,他還拉著一群官員們投。
結果官員們都賠了,宗舒通過聽課抵本金的方法,把本屬于他康王旗下的二百多名官員硬生生變成了太子一黨!
不到一年的時間,宗舒就為太子爭取到這么多舉子,這么多官員!
如果不是宗舒,太子哪兒能像今天這樣淡定?
難怪,太子從一進殿,就靜靜地聽著、冷冷地看著,敢情人家心里有底呀。
蔡京和童貫對視了一眼,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異。
過去真沒有覺得太子的勢力有多強大,現在一看,不得了!
再一想太子的人在大名府,加上李綱到北地整軍,這可是一次機會。
這是太子自我削弱甚至是自我毀滅的節奏。
想到這里,蔡說和童貫倒覺得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