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舒從曹家莊出發,在前往雄州城的半路,后面傳來了喊聲。
李綱帶著大名知府來了,要親自給宗舒送行。
知道宗舒此行危險,不宜過于張揚,所以李綱只帶了大名知府和幾名護衛趕過來。
李綱告訴大家,目前情況復雜了,因為纓絡殺死了完顏繩果,此事在朝廷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本想著宗舒、李少言等人會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個個神色如常。
敢情,他們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朝堂之上又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主戰,一派是主和。
主戰派這次是以太子趙桓為首,御史大夫陳過庭、太子少傅李若水為堅定的堅持者。
主和派以蔡京、蔡攸、童貫為首,鄆王趙楷和康王趙構極力附和。
太子是第一次主動站出來,陳述自己關于聯遼抗金的主張。
然而卻顯得勢單力薄,宗舒不在場,其他的官員特別是低級別官員,態度十分曖昧。
同樣暖味的還是徽宗,似乎在兩派之間搖擺不定。
幾天之后,經不住求和派的壓力,徽宗下令李綱免去河東、河北宣撫使的職務,暫留大名府協助知府處理政務。
同時,徽宗讓童貫派人追回已經出發的“大宋自愿軍”。
康王趙構提出,據說宗舒已經帶著“大宋勇士”去金國搗亂,也務必攔回。
徽宗本著“誰提出、誰解決”的原則,讓趙構派人去把宗舒追回來。
趙佶讓趙構把宗舒追回來,反映了其內心還是希望宗舒到金國去攪一攪。
以宗舒朝堂“攪屎棍”的水平,到了金國,也夠金人頭疼了。
他也抱著一絲希望,宗舒還能夠延續以前的神奇表現,像從戰場帶回種師道一樣,把纓絡從金國安全帶回來。
趙構和宗舒根本就不對付,趙佶就根本不指望他能追回宗舒。
對于李綱的處理,徽宗的態度照樣是模棱兩可,讓人摸不透想法。
宗舒感到,趙佶仍然對金人已經有了足夠的警惕,只是迫于群臣的壓力,暫時免去李綱的職務。
如果徽宗感到金人仍然是可以信任的戰略伙伴,肯定讓李綱直接返回京城。
讓李綱暫留大名府幫助處理政務,但也沒說讓他具體干什么,也就是說,你李綱想干什么干什么吧。
如果李綱真的惹住了金人,反正我下過旨意,李綱這家伙將在外不受君命。
徽宗讓童貫追回“大宋自愿軍”,宗澤能聽他的嗎?
趙構來追回宗舒,宗舒能聽趙構的?
趙佶此人,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優柔寡斷,左右搖擺,所以才會導致靖康之難。
李綱不知道能在大名府留多久,所以就把從密縣帶出來的兩千名軍士,統統先交給了秦大力。
李綱從李少言那里得知,秦大力也是大宋勇士,是宗舒留在大名府的、專門對付金人的奇兵。
既然如此,李綱干脆把兩千名士兵交給宗舒信任的人。
大名知府是太子殿下一系的官員,李綱做什么,他都是大力支持、全力配合。
李綱想招收一些流民,先加強大名府城防。
同時,從物力、財力上支持秦大力的行動。
秦大力既然如此被宗舒器重,那就不妨與之交好,把兩千名軍士交給他,能訓練得更好。
萬一戰事一起,秦大力就是一名可用之將。
李綱把李少言叫到一邊,單獨交行為了一番。
告別了李綱和大名知府,很快到了雄州城下,進入了那天夜里藏身的廢棄村莊。
村莊的土墻、石圍上,還有石油焚燒的痕跡,樹木也被燒焦。
吳非看到這些,想起不同人對這場戰斗的描述,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當時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