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小小這才想起來,夾山山腳下的土質好像與其他地方不同。
她剛剛和宗舒視察過壕溝工事,那里的土質很肥沃,以宗舒的話說,是黑鈣土,有利于稻米生長。
但夾山山腳下卻是很少長草,夏天雨水倒是不少,然而地表的水都是咸的。
契丹族一些老弱病殘放了不少羊,還有一些燕人養了不少雞鵝,都時不時到山下喝水。
這種羊正是喝了這種水,補充了不少鹽分。所以殺出來的羊肉,連鹽都不用放。
這種羊肉吃起來又鮮又香。
在這里草都不長,能長稻米嗎?
蕭小小心想,也許宗舒光看了壕溝的土質,沒有注意夾山山腳的情況。
按宗舒的說法,在草原上倒是可以種,但是這地方不保險,等你種好了,金人過來就搶跑了。
在夾山下種倒是很安全,但最大的問題是種不活!
第二天,蕭小小提出了這個問題。
宗舒說道“嘿嘿,沒有什么種不活的!你只管給我調人,你就看看,為夫的本事!”
在后世,水稻專家培育了一個品種,叫做海水稻。
海水稻也叫做耐鹽堿水稻,其適應性強,不僅抗鹽堿,還抗病蟲害、抗風、抗澇,不需施肥鋤草,平均畝產可超八百斤。
曹宗申帶著兩各奚人來了,宗舒讓他們先挖掘塘。
挖到一定深度,露出了膠泥土質,這種土質不易滲水,而且地下水位較高,很適合養魚。
鹽堿地不適合草的生長,但絕對適合養魚。
夾山一帶離黃河的“幾”字形拐彎已經不遠,那里有魚。
魚的生存能力極強,可以在泥沙俱下的黃河里生存,當然就可以在鹽堿地的水泊里生存。
燕人很早就是遼國的子民,他們擅長的還是農耕,也會養魚養牲畜。
宗舒給大家畫了一張示意圖,這叫做鹽堿地種養殖一條龍良性循環試驗田。
在稻田旁邊挖魚塘,緊挨魚塘蓋鴨舍鵝欄。
鴨、鵝到魚塘吃食過程中,給魚塘以養分,魚在魚塘里生息也給魚塘的水以養分,再用魚塘里的水灌溉稻田,這樣水稻生長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好。
這是一種天然的改善鹽堿地土質的好辦法。
當然,稻田的土質也要改善。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從草原上挖來黑鈣土填到這里,開挖排水溝。
一到雨季,充分發揮排水溝的作用,讓水集中到魚塘,或者直接排往他處。
現在,夾山也已經有了一道現成的壕溝,戰時用來防御,平時用來排水。
只要將此壕溝再加上加寬,就會成為改良土質的一大農業水利設施。
同時,在稻田里多撒魚蟲,將鴨、鵝還有大雁趕進稻田,它們一邊吃喝拉撒,一邊啄食稻田里的雜草和害蟲,成了天然“除草機”。
宗舒的講解,讓蕭小小有些疑惑。
他講的這些,怎么在《稻書》里沒有?難道他來過北方?不可能啊。
“小小,先不必說你這時,就算是再往北的地方,照樣可以種出稻子。在興安嶺以東,在會寧府就可以種出來。”
宗舒接著說道“我已經送給完顏萍一本《稻書》和稻米種子,讓她在東北種。”
蕭小小猛地一推宗舒“你,你這是何意?你對完顏萍,難道是舊情未了?”
宗舒蒙圈了,我對完顏萍,舊情未了?
此話從何說起?
我什么時候對完顏萍有“舊情”了?
“小小,不得不承認,完顏萍長得確實好看,”宗舒看蕭小小要飚,馬上說“但是,她的美,遠不及你之萬一!”
“完顏萍恨不得殺了我,我怎么會對她產生感情?”宗舒趕快分辨。
蕭小小似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