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與金人干仗,殺掉那么多的金人!
這為一向畏懼游牧民族的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宋人也能干翻他們!
但是這三人卻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僅沒有提升,蔡攸還將他們推到火坑里去。
特別是吳非查了歷史,我們在征南的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的困難,其中之一就是瘴毒。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建設,兩廣特別兩廣以南之地,仍然是漢人的生命禁地。
漢人到廣南西路生活,得好幾代人才能夠適應。
因此,嶺南特別廣南西路幾乎成了犯人流放的地方。
現在,在收復故土的名義,讓三個有功臣之臣到這種地方,這豈不是與流放差不多了?
所以,太子親自前來迎接,其實也是變相地向陛下、向蔡攸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太子帶著他的親信來迎接,京城中的百姓幾乎全都涌出來了。
對這三位的事跡,通過吳非在朝堂上的傳播,已經盡人皆知了。
京城各個茶樓瓦子,說書人都在講著故事,除了宗舒那幾部經典小說和他在北方的經歷之外,還有大宋自愿軍的故事。
可以說,除了宗舒和牛皋等三十幾個人,就數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的故事最受大家歡迎。
現在,英雄們要返回了,百姓們聽到消息后都涌出來,想一睹英雄的風采。
這一天,趙佶宣布身體有恙,翹班一天。
有人猜測,這是給太子、李若水、陳過庭等人一個臺階下。
官員們難得休息一天,好多都換了便裝來到城外,有的不加掩飾,有的混在普通百姓堆里。
“來了,來了,來了!”
“那位就是宗老將軍,附馬的伯父,果然英雄了得!”
“那是經略相公,種師道,是宗舍予的徒弟!”
“這種師道,少說也有七十了,怎么會是附馬的徒弟?”
“因為附馬從遼人手里救下了種師道,就拜了師。”
“吳玠,就是中書舍人吳不是的弟弟,自古英雄出少年,難怪金人那么怕他?!?
“為何,為何只有二十幾人?”
“也許,這是前軍部隊,大隊伍還在后面呢。”
……
百姓議論間,宗澤、種師道和吳玠已經來到了城外,看到了太子等人。
太子等人迎上前來,宗澤、種師道和吳玠早已翻身下馬,單膝跪下,行了軍中之禮。
此時,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有人已經選出了代表,向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等人獻上了美酒。
太子親手將三人一一扶起,并一起向城內走去。
這時,人們才發現,從大青山回來的,就只有這二十幾個人,根本就沒有后軍。
蔡攸早就得到了消息,原來,只是這三個人帶著幾個護衛回來了,這明顯是不想去交趾打仗!
很明顯,這是太子或者宗舒已經給宗澤等人傳遞了消息,讓他們不要帶兵回來!
他們不把大宋自愿軍帶回來,就可以不用去南方打交趾了!
他們居然敢違反陛下的決定!膽子太大了!
面圣!現在就面圣!
蔡攸也不顧陛下有恙了,拿起腰牌,直接闖入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