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金人混亂,候在兩邊的長槍隊、樸刀隊沖過去,一陣亂戳、一通狂砍,將突進來的百余名騎兵給收拾了。
站在土墻上的完顏弼不為所動,呼喝著騎兵繼續涌入。
同時,所有的拋石機都停止了工作,一千多名操作者,拿起各種工具,來到土墻下挖掘。
不一會兒,又將一段土墻扒倒,更多的金人從這里沖了進去。
蕭銅和蕭鐵的長槍隊、樸刀隊,也有部分人不小心踩進了陷馬坑,一下子沒有拔出來,導致小腿骨折,坐在地上起不來。
不斷地有金人倒下,但后面的金人仍毫無懼色,揮著腰刀,向前猛沖。
又有一段土墻被挖下去,成為斜坡,又有金人沖了進來。
這兩個地方沒有設置陷馬坑,金人從南北兩面包抄過來。
蕭銅和蕭鐵的長槍隊、樸刀隊此時卻被包圍了。
因為長槍隊、樸刀隊沒有馬,是步兵,被騎兵一包圍,就危險了。
蕭小小一看情況危險,馬上命令耶律不才帶騎兵出擊,救回蕭銅、蕭鐵。
耶律不才帶著返回寨柵內的騎兵重新向外沖,試圖救回蕭銅、蕭鐵的長槍隊、樸刀隊。
長槍隊主要由大宋自愿軍組成,如果折損到這里,恐怕對今后的合作產生不利影響。
耶律不才剛剛沖出去,就被甩飛了。
因為他帶著人剛剛依照蕭銅、蕭鐵的做法,設置了密密麻麻的陷馬坑。
女帝下令讓救蕭銅、蕭鐵,耶律不才著急之下,忘了剛剛布置的陷馬坑。
結果自己的馬,一腳踩進去,歪倒在地,一只馬蹄子算是毀了。
不僅僅是耶律不才,其他有好幾十人摔倒在地。
耶律不才爬起來,吩咐大家找來木板,鋪出了一個通道。
耶律不才帶著騎兵趕過去。
此時,蕭銅和蕭鐵的長槍隊、樸刀隊都聚集到了一起,組成了兩個方隊。
正在觀察的蕭小小發現,兩個方隊,正是大宋開國皇帝搞出來的“大陣”。
這種大陣就是將最強的兵員擺在最外圈,中心部分為軍事素質最弱的士兵。
外圈的士兵手執同一種武器,重復著或搠或砍的同一個動作。
看起來很笨拙,但效果卻是極好。
相當于一只刺猬,沒有多少機動力,但防守力卻是不弱。
這種大陣就是大宋開國皇帝發明的,用來在曠野之中應對游牧騎兵的最佳陣形。
在金人騎兵的包圍之下,也只有這種“大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傷。
這也是蕭銅和蕭鐵從宗舒那里學到的戰法。
蕭銅和蕭鐵的兩個大陣緩緩朝大本營移動,金人面對這樣兩個刺猬,一時間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剛好,耶律不才沖出來的騎兵反而成了金人的目標。
金人與遼人絞殺到一起,一刀一刀地揮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金人涌入越來越多,耶律不才已經支撐不住了。
蕭銅和蕭鐵的兩個大陣也只好再度分散成二十人一組的小隊,再反過來支援耶律不才。
完顏弼不愧為久經沙場的將軍,一看機會難得,將金人分成了兩撥。
一部分金人繞到了耶律不才的身后,截斷了他們回去的路。
也就是說,在耶律不才與蕭銅、蕭鐵相互救援的過程中,金人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包圍。
這下子,恐怕誰都跑不了。
因為,宋遼聯軍與今天的金人相比,實力對比太過懸殊。
宋、遼聯軍還未投入戰場的,只有兩千名奚人騎兵,他們守在夾山寨柵之后。
他們的任務是守住最后的陣地,隨時接應耶律不才、蕭銅和蕭鐵。
最為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