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馬所言,不無道理。然而,‘龍舟”之大,已達極限。”
徐兢感到把海船做得更大,在海上的覆蓋面積大,再加上吃水深,一定能抗擊海上風暴,從而避免災難發(fā)生。
這就像人的腳一樣,腳面寬,就站得穩(wěn)。再加上個子低,那就更穩(wěn)。
由于造船的場所、材料、技術(shù)等原因,這兩艘“龍舟”已達到了最大。
宗舒說道“有誰看過《三國志》?可了解火燒赤壁這一段歷史?”
看這話問的,這不是小瞧了這些官員們嗎?
大宋官員中大部分都是從小苦讀、一層層考上來的,基本都是學霸級人物。
你問他們有沒有看過《三國志》,如果連這個都沒看過,貢生都搞不定。
看大家都不回答,吳非站出來,緩解一下尷尬
“瑜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觀曹軍船艦,首尾相接,乃取斗艦數(shù)十艘,實在薪草,灌以膏油,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曹公軍吏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fā)火。煙炎張?zhí)欤笋R燒溺死者甚眾……”
“吳不是,背誦得不錯。其實,《三國演義》當中也有這樣的描寫。大家注意,不管是歷史,還是小說,里面都有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曹操的船,首尾相連。”
“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北方軍士不習水戰(zhàn),一到船上就嘔吐惡心,怎么辦?那就把船連起來,減少船的晃動,增加船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便于各船之間的人員往來和兵力調(diào)度。”
“大家應該明白我的觀點了,我們的船已經(jīng)到極致了,但如果是把多條船連接起來呢?不就更大了?”
“當然,我們把船連起來,比如這兩艘龍舟,不能首尾連。首尾連,一是不牢,二是容易側(cè)翻。一定要并排連接。船連得越多,抗風浪的能力就越強。”
宗舒剛說完,徐兢就提出了異議
“附馬,此法恐不足取。船一旦相連,不難以拆解,一旦遇到賊人,豈不又要重蹈‘火燒赤壁’之覆轍?”
“賊人不是只在岸邊活動嗎?你們把船連到一起,不就是要進入深海嗎?到深海,你們還怕什么賊人?你以為大洋就是長江那么一點寬?”
宗舒的質(zhì)問,又把徐兢問住了,只好訥訥不語。
這時,官員們才意識到,宗舒居然連海事、造船之事都懂,越發(fā)佩服起來。
就連高麗來的使團都在竊竊私語,打聽起這位大宋附馬的情況。
趙楷卻是不服,只要在船上配足夠的兵員,就再也不怕賊人了,沿著海岸線到高麗,豈不是更加安全?
趙楷的話立馬遭到了宗舒的無情嘲諷。
就從高麗來講,沿著海岸線走,得多出三倍的路程。
更何況,各種暗礁大多分布在海岸線附近,萬一遇到,船被掛住或者是困住,整個船隊都走不成了。
如果沒有外人發(fā)現(xiàn),所有人員都會被渴死、餓死。
這比深入大洋,更加兇險。
說到這里,徐兢不由得多看了宗舒幾眼,這個附馬,真的是不簡單,他居然連這個也懂!
自然,趙楷根本不了解海上的情況,被宗舒一頓搶白,生氣加羞愧之下,直想暴走。
“宗舒,我朝出使,并非常事。萬國來朝,方為尋常。漂于大洋之上,時有生命之憂,所為何來?海外奇珍異物,自有商人運來,朝廷只管抽稅即可……”
蔡攸還沒有說完呢,宗舒就打斷了他“井蛙不可以語于海!你們,都太封閉了。”
“蔡大人,你不出使,哪兒會有萬國來朝?朝廷抽稅?那才賺多少?可以這樣講,大把的銀子都讓大食商人等海商賺到了,朝廷這點稅,實在是可憐得很啊。大宋國庫要想充盈,必須開海路、發(fā)海財!”
“蔡大人,我給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