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沁看著兩個人手中的動作,確定了一個師傅在做纏花發簪,一個師傅在做絨花發簪。
叫張師傅的人道:“絨花與纏花各有千秋,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相比較。”
王沁不經點點頭,絨花始于秦朝,《中華古今注》中就記錄了當時秦始皇讓他的妃子“插五色通草蘇朵子”。
絨花制作,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一個熟練的師傅制作一朵直徑約十厘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紅、粉、黃、綠等色的蠶絲絨,在師傅的鉗子下被穿上鋼絲,彎成花朵、柿子、元寶、如意、鳳冠、龍船、丹頂鶴、萬年青等各種形狀的絨花制品,色彩明快,栩栩如生。
后世有一部清朝電視劇,里面的皇后,妃子佩戴的頭飾都是出自一位大師之手的南京絨花。
英山纏花主要流傳于湖北省英山縣,簡稱纏花;是傳統美術類項目,屬于裝飾類。
纏花經調查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所謂纏花,就是用多色絲線在以紙板和銅絲扎成的人造坯架或實物坯架上纏繞出鳥、獸、蟲、魚、花、果、漢字等美術品。
兩種藝術品各有千秋,不可同日而語。
李震看王沁對兩人感興趣道:“王小姐,她們就是英山纏花與南京絨花的非遺傳承人,一位是英山纏花叫英蘭珊,一位南京絨花叫張詠瑛。”
夏苑看了一眼,扣著好看的指甲道:“這就是你讓我花大價錢,挖過來的兩位師父,我手里的錢可都花在這里了,公司賬戶可沒錢了。”
這明顯是夏苑在催王沁,掏錢給她。
王沁只想扶額,奈何旁邊還站著李震,為了顏面,道:“晚上回去,讓蕓清給你拿張銀行卡。”
說完這句話,她感覺心都碎了。
心想又沒錢了,看了眼夏苑,這就是個花錢的主。
但還要淡定的走近兩位師傅。
李震對倆位師傅道:“張師傅,英師傅這就是我們那位素未謀面老板——王沁。”
李震滿意的從兩位師傅,眼中看到驚艷與不敢相信的表情。
“兩位師傅好,我是王沁,那么久才來與你們見面,十分抱歉。”
張詠瑛從驚艷的表情中回神道:“我們也沒想到花那么大價錢,把我和英師傅挖過來的老板,居然那么年輕。”
英蘭珊點點頭,看著眼前帶著鴨舌帽的少女道:“沒想到現在的年輕人,還對傳統手工藝,那么感興趣。”
王沁一群人與兩位師傅,坐在辦公室角落的一張,香樟木復古茶藝桌子旁,蕓清泡了幾杯龍井茶放在五人面前。
王沁單手拿起被子對眾人道:“嘗嘗這雨前龍井怎么樣。”
張詠瑛淺嘗一口道:“這茶滋味醇厚,余韻悠長,是好茶。”
王沁比較愛喝茉莉花茶,對于龍井并不愛,只是了解兩位師傅的喜好,才讓蕓清帶了最好是雨前龍井。
“師傅喜歡就好,我這有一些上號的茶葉,就贈與兩位師傅了。”
兩位師傅對視一眼,張詠瑛道:“那我們就收下了。”
“其實我這邊接了一個項目,是一個部大型清朝的影視劇,需要給里面的演員做頭飾,不知兩位師傅有沒有想法。”王沁放下手中的茶,嘴里發苦,真的不喜歡這樣的味道,但面上沒有一絲不適。
英蘭珊聽完,茗茶的動作一頓,微微開口道:“那應該需求很多吧。”
王沁點點頭:“上到皇后,太后,貴妃,下至宮女幾百人。主要演員的頭飾肯定要兩位師傅來,其他就要找些其他人來做。”
夏苑和李震聽了,微微有些震驚,沒想到短短時間就接了這樣一個大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