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說:“品茶如品人,喝什么樣的茶,就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
喝大紅袍的人,他應(yīng)該是一個懂得利弊之人。
柯慎道:“不知道王小姐知道大紅袍應(yīng)該怎么喝嗎?”
王沁想了一想,想起師父說的,于是復(fù)述出來。
“品飲大紅袍應(yīng)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艷麗,其實(shí)不光大紅袍,任何好茶茶湯都要透亮艷麗。根據(jù)大紅袍的火工高低、品種特征等顏色應(yīng)該是琥珀色或者酒紅色,茶湯要三層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為優(yōu),再聞其香,香要清純無雜氣而幽香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領(lǐng)略大紅袍水香是否一致。
大紅袍第二泡:應(yīng)重點(diǎn)放在大紅袍的茶味上,大紅袍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較低明顯的苦澀味或雜味,茶湯雖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較原來有沉的感覺。
大紅袍三泡:應(yīng)重點(diǎn)放在大紅袍韻字上下功夫,大紅袍茶湯在口腔中是否有鮮爽感,有一種天然巖骨花香,在喉頭有潤滑爽口之快感,還未想將大紅袍茶湯吞下時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大紅袍休十分講究“巖骨”喉韻咀底,杯底香,沒有骨頭的大紅袍最多是半巖或者非武夷山的茶葉,巖韻足的大紅袍是巖茶中的上乘茶品。三泡之后(杯中水飲完后聞杯底香等)品大紅袍茶是一種精神感應(yīng),高層次的文化享受。”
王沁邊說,蕓清泡茶的動作也不停的變化。
把第二泡茶放在柯慎面前,柯慎喝了一杯。
“想不到你這助理泡茶功夫了得,就是不知道一會你的作品有滿意那么厲害?!?
王沁也抿了一口茶,心想果然還是除了茉莉茶,其他的茶對自己真的品不出,只覺得苦。
“這點(diǎn)您放心,我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喝了第三泡之后,夏苑帶著兩位師傅進(jìn)來了,兩位師傅手里各捧著一個木頭的梳妝盒。
夏苑道:“我們的師傅來了,讓他們給您介紹下我們的絨花產(chǎn)品吧?!?
柯慎挑眉,道:“那你們開始吧?!?
張詠瑛和英蘭珊兩位師傅對視了一眼,張師傅拿出了首飾盒里的鳳凰于飛絨花首飾。
蕓清把這首飾的樣圖發(fā)給眾人一人一份,連接好了投影儀,張師傅開始介紹。
“這是皇后的頭飾,鳳凰于飛,上面是牡丹和鳳組成的,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祥瑞之鳥。常用來象征祥瑞,是吉祥和諧的象征,鳳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吉祥,自然也包含了愛情的幸福。于是,鳳有了象征愛情的涵義。后來就被人們用來祝賀婚姻美滿,比喻夫妻和諧。在唐代,銅鏡有《美鳳銜同心結(jié)圖》,即鳳嘴上銜同心結(jié)象征幸福的愛情,以示夫妻同心相愛。鳳運(yùn)用了黃色和紅色,符合古代人對鳳的理解,在清朝鳳就代表皇后。古代牡丹是被國家譽(yù)為國花,從歷史淵源來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眾花之王,此時就眾所周知。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欣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yuǎn)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國花的桂冠?!?
說完把作品遞給王沁,王沁拿給柯慎看。
這鳳做的很傳神,鳳尾每一個都是栩栩如生,朝著不同的方向延伸,用的是金色和紅色的絨線做成漸變的顏色,每個鳳尾都修剪的很整齊,沒有一絲瑕疵。
牡丹花是粉紫色的,每一片花瓣都俏皮可愛,形態(tài)可掬,花心是黃色的,葉子是漸變的綠色。
明明是假的絨花,組合在一起卻像真的一樣,仿佛那鳳在聞牡丹的花香。
王沁看著正在觀察頭飾的柯慎的表情,看著他應(yīng)該是很滿意。
王沁問道:“不知您覺得怎么樣?”
柯慎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在看看其他作品吧。”
張師傅沖英師傅點(diǎn)點(diǎn)頭,英蘭珊站了起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