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將這一責任完全怪罪于趙光義有些偏頗,因為任何歷史上的任何事都不能脫離歷史大環境,單獨來談。
從唐朝的中后期,整個華夏大地軍閥割據,誰的人多,誰的拳頭大,誰說話就算。
這兩百年間,各地政權燒殺搶掠,民不聊生。
宋朝建立之后,很快就統一了中原和南方,這個時期需要休養生息。
怪只怪在趙光義太極端,為了維護趙宋政權,他想把所有的軍事力量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為了防止武將擅權,給他們套上了層層枷鎖。
再加上朝廷文武相爭,最后自廢武功。
不過,趙光義也不是沒有受到懲罰,他的子孫為奴,為娼。
在搶了哥哥一系的皇位一百多年后,最后子孫只差斷絕,皇位又落到趙德昭和趙德昭弟弟趙德芳的后輩手里。
既然現在自己成了趙德昭,那就可以改變這一切。
在歷史上,趙匡胤一系被趙光義殺的只剩下侄孫,連親弟弟趙廷美也被他害死,現在當然不可能再發生。
趙德昭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
活了三世將近兩百年,有著上千年的先知,有著完整的封建時代工業改革的章程,還有建立一個穩定政治制度的經驗。
在這樣的基礎上,趙光義算什么?
當然,趙德昭也不是眼高手低的人,相反,他有著豐富的與人斗爭的經驗。
他很清楚出,如今的他,跟趙光義完全不能比。
趙光義一個人領了三分之一的禁軍,頭銜,職銜一大堆,可以說權傾朝野。
而且他的功夫雖然稍遜趙匡胤,卻也是軍中強將,身手也不是現在才十四歲的趙德昭能比的。
而趙德昭除了打不贏對方,身份上更是無法比。
他去年開府,被不靠譜的趙匡胤只封了一個貴州防御使的虛職。
而這個虛職,僅僅只是一個從五品……
對這段歷史很清楚的他知道,趙匡胤終其一生,都不能算是個皇帝,也沒有皇帝的自覺性,就是一個軍閥。
被推上皇帝的寶座之后,戰戰兢兢,患得患失。
當上皇帝之前,他勇冠三軍,也是被一幫將領和結義兄弟忠心擁戴的。
可是坐上皇帝的位置之后,他始終找不準自己的定位。
從當皇帝一直到他被趙光義害死的十六年間,他可以說一事無成,所有的事情,都是歷史潮流下的必然。
就好比這次征略后蜀,也是有必然的歷史原因,而這,也算是他唯一的歷史功績。
除此之外的北漢,南唐等國后來被兼并,其實還是趙光義出力更多。
他沒有把自己當皇帝,只是把自己當軍閥,所以對于繼承人并不重視。
只要軍權在趙家人手里,他就安心。
杯酒釋兵權,他把將領的權力收回來后,大部分都到了趙光義的手里。
趙德昭沒有趙匡胤的支持,如何能跟趙光義斗?
一匹馬從后方插隊而來,趙德昭聽到了劉小的低聲提醒。“二哥,是王希甫來了。”
趙德昭抬起頭來,先跟路邊的百姓揮了揮手,展顏一笑。
這一幕,立即引得百姓歡呼。
趙光義與趙廷美看到百姓對著趙德昭歡呼,也都忍不住回過頭來看了一眼。
“二哥,不要隨意與這些下里巴人交流,省得有心人攀附。”
趙德昭心里吐槽,臉上卻笑道“多謝三叔提醒……希甫,急匆匆過來可是有事?”
趙德昭心態未平,不想搭理趙光義,轉身望向了騎馬而來的王希甫。
希甫是字,本名是王承衍,他是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中王審琦的兒子。
他今年十八歲,比趙德昭大四歲,雖然跟趙廷美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