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趙光義,難道要趙匡胤親自上陣嗎?
在他改變了態度之后,就迅速上位。
去年,趙德昭開府,趙匡胤下旨為趙德昭定下了兩門親事。
一門親事是丞相王溥之女,賜韓國夫人號,一門親事是河中尹,護國軍節度使陳思讓之女,賜鄭國夫人號。
王溥之女要嫁給皇子,不能再當丞相,當了司空和太子太傅,給趙普騰出了相位。
趙普當上了丞相,就開始籌謀征略蜀朝,去年冬天派了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領軍,只用了六十六天,孟昶就投降了。
這也讓趙普的聲望越發高漲……
平心而論,趙普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國策,的確稱得上一代名臣。
至于后世儒教吹捧他,借他之口說出“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完全的是給自己臉上抹粉。
趙普從來都沒有說過這句話,他和趙匡胤從來都不信儒。
且不說這句話是宋朝中期才被儒家寫進書里,此前從來沒有這句話。
光憑當時的局勢,身為一代名臣,也不可能靠儒家治天下。
宋朝只占據了華夏六分之一的地盤,只是個小軍閥朝廷,四周一圈都是敵人,怎么可能不重視軍隊,只重視儒家?
趙光義今日表現的很不在狀態,非常低調,一切程序按照禮部的安排,很少出頭。
這不是因為他不想出風頭,而是他的心神被花蕊夫人給吸引了。
這個歷史上的著名漂亮女人絕對是名不虛傳,即便是趙德昭見慣了美女,也忍不住多看幾眼。
而趙光義的眼睛,更是仿佛拔不出來了。
這個歷史上著名的色鬼,這一刻,心智失守了。
趙德昭注意力更多是在各大名臣身上,想要坐上皇位,離不開大臣們的支持。
雖然現在他相比趙光義還差了許多,不過距離趙光義殺君奪權還有十一年,趙德昭有的是機會。
以前的趙德昭只是個武癡,從來沒有在朝臣面前正式露臉,今天就是個機會。
歷史上的趙匡胤不支持,趙德昭也是個直人,從來不知道爭,導致了趙光義越坐越大。
要改變自己的形象,從現在做起。
蜀朝乃是降國,一切禮儀均遵循禮記所記載之禮。
趙氏乃王族,在這個過程中只做觀禮,由禮部尚書,太史令主持大禮。
趙匡胤賜孟氏以車服,孟昶與降臣迎于外門外,一拜再拜。
路先設,灑掃,恭迎東上,文武百官回拜恭迎。
諸公奉篋服,加命書于其上,孟昶等人再拜謝,回屋更衣。
孟昶等人出來之時,已經換上了宋服,由西向東再拜。
大史加書于服上,孟氏受禮再拜,后偕同花蕊夫人登車。
一系列復雜的程儀,主要就是拜拜拜,趙德昭發覺,不僅是他,大部分官員其實都有些受不了。
要是現代的趙德昭,肯定受不了這一套,不過在明朝當了那么久的當權者,很清楚這套禮儀有可取之處。
就好比后世的閱兵,看似勞民傷財,實際上,卻能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
奧運會為什么那么受重視,在得了金牌之后,升國旗,奏國歌的那一幕,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
孟昶上了車駕,趙光義和趙廷美一左一右,伴隨車駕。
文武百官依次排開,準備回宮。
趙德昭送了王溥入隊,一個禮部主事來到趙德昭身邊。“二哥請隨我來……”
王溥拍了拍趙德昭的肩膀。“去吧,待今日過后,臣與你再相談。”
王溥今年四十三歲,雖然因為女兒要嫁給趙德昭被罷相,但是依舊兼了司空與太子太傅之位。
按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