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將七十二卷兵書整理完畢,發現缺失了一捆竹簡,對此,聶靖表示出發前檢查過,絕對沒有少拿。
李青皺著眉頭,聶靖拓寫完兵書后清點過,七十二卷兵書共計一百零八捆竹簡,可現在只剩下一百零七捆,還有一捆不知去向。
蒙穎翻看著竹簡,對兵書戰略似乎很感興趣,李青也沒有要隱瞞蒙穎的意思,尉繚遺留的兵法雖然珍貴,但李青也不是那種敝掃自珍的人,對于蒙穎這種自己人,李青從不吝嗇,只是提醒蒙穎不要對外人說起。
蒙穎也知道尉繚兵法的重要性,尉繚本是秦國國尉,如果說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了雄踞一方的強國,打下了統一六國的基礎,那么尉繚治軍則真正讓秦軍一躍成為七國最強的軍隊,秦國不缺少強將,王翦、李信、蒙恬等都是世間名將,可他們的光芒,都被尉繚所遮蓋。
秦國統一之后,尉繚的存在便成為了大秦諸多貴族心中的刺,嬴政也因為猜疑,解除了尉繚的兵權,并將其下獄,曾經數次讓尉繚交出所著兵法,但是尉繚始終不愿意交出,最后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密令處死。
尉繚所著的兵書中,兵法戰略只占一半,另一半則包含了政治、宗教等各類知識,李青看完后,對尉繚的才華更是佩服不已。
李青心中暗道“尉繚前輩不愧是能夠與孫武并稱的軍事家,可惜了,飛鳥盡良弓藏,這當人臣子還是不能太過耀眼,不然難免遭人嫉妒。”
遺失了一卷兵書,這讓李青有些擔憂,聶靖仔細想了想,覺得很有可能是白日里與那王信爭執的時候不小心遺失的,于是李青決定去城門口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線索。
蒙穎很想陪李青一起去,不過因為天色已晚,為了怕蒙毅擔心,蒙穎只好先回蒙府,準備回去之后,找蒙毅幫忙尋找遺失的兵書。
“什么人?”
李青和黃猛二人剛剛靠近城門口,就被守城的秦軍士兵發現了,六名披甲持戈的秦軍士兵立刻沖了出來,將李青二人圍住。
“是我,御史中丞李青。”
李青怕引起誤會,連忙自報家門,秦軍士兵仔細一看,認出了李青。
秦軍伍長連忙行禮,問道“李青大人,深夜到此不知道可有什么用的上弟兄們的?”
李青心想這些士兵一直在這里值守,也許兵書是被他們撿去了也說不定,于是問道“我白日里遺失了一捆竹簡,不知道你們可曾看到?”
秦軍伍長聞言,搖了搖頭,然后看向身后的部下,問道“你們可有看到李青大人的竹簡?”
秦軍士兵紛紛搖頭,表示不曾看到過竹簡。
李青皺起了眉頭,秦軍伍長深知李青與蒙氏關系密切,大秦的將門,以蒙王二氏最為強大,秦軍士卒都以加入這兩家將門為榮,尤其是蒙恬上位之后,跟著蒙恬,就意味著軍功,因此,這伍長見李青似乎遇到了麻煩,心中一動,心想“這不正是我討好蒙家的好機會?”
秦軍伍長姓馬,叫做馬二,沒有別的本事,但最會鉆營,在軍中人脈很廣,他仔細想了想,開口對李青說道“李青大人,我們雖然不曾見過什么竹簡,但是我可以去尋白天守城的兄弟們問問,一有消息,我便立刻報告大人。”
李青點了點頭,雖然這個辦法不一定有用,但總比自己瞎找要好,只是希望那竹簡上的東西不要被識貨的人看到了,不然的話,事情可就難辦了。
李青找了一圈,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只能帶著黃猛二人準備回去,臨走時,李青對馬二問道“這位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馬二一聽,臉上頓時堆起燦爛的笑容,回答道“不敢和大人稱兄道弟,小的姓馬,排行老二,您叫我馬二就行。”
李青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點了點頭,說道“馬二,如果有什么消息,你可以直接來李府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