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方問到神門,只要是孟懸壺書中看到過的問題,他都對答如流。那人很滿意孟懸壺的天賦,直言要將孟懸壺收為弟子。
一旁的父母聽到這話大喜過望,他們可清楚,這來者是青冥學宮的人。
那時的青冥學宮春秋鼎盛,與無涯學院可謂平起平坐,能進入這個地方,對于他們這種尋常人家來說,那就是鯉魚躍龍門,一步登天的事情。
父母二人歡欣鼓舞,滿心以為終于苦盡甘來之時,孟懸壺卻搖了搖頭,說道:“你得先回答我三個問題,我才能跟你走。”
前來考核孟懸壺的老人聞言一愣,卻來了興致——他考核過很多寒門子弟,其中不乏一些天賦決定之輩,但他們在得到青冥學宮給的認可后大都遮掩不住自己的欣喜,唯獨眼前這孩子,反倒要問他問題,他不免有些驚訝,故而便欣然應允。
于是乎那曾經難倒了村中先生的三個問題,再次脫口而出:日月何壽、天地何寬、萬物何去?
這涉及到幾乎天地大道的問題,讓老人一愣,不知如何作答,只能搖了搖頭,苦笑告罪。
孟懸壺在那時皺起了眉頭言道:“既然你教不了我,那我不能跟你走。”
老人將孟懸壺的狀況看在眼里,覺得對方這番作態與求學之相不像是在故作姿態。
他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好苗子,于是循循善誘道:“我給不了你答案,不是因為我教不了你,而是這個問題,世上無人能給你答案,這本就是一個尚且沒有答案的問題。我教不了你,同樣整個北境也沒人教得了你。”
“但你可以自己去找這個答案,青冥學宮藏書百萬,整個北境沒有比這里存書更多的地方,只有在這里,你才有可能悟到你的答案。”
老人的話戳中了孟懸壺的心思,他猶豫了一會,然后點了點頭,言道:“好!那我隨你去!”
那一年,孟懸壺才九歲。
……
在青冥學宮中的日子,對于孟懸壺而言,過得很是舒心。
他不用為生活擔憂,也不用精打細算的想著剩下的錢買那本書對他最為劃算。老人沒有騙他,青冥學宮之中
藏書浩瀚,孟懸壺有看不完的書,同時也不用為任何外物而發愁。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孟懸壺二十五歲那年。
父母的死訊傳來,孟懸壺第一次離開青冥學宮回家奔喪,七日之后他返回學宮便將自己關在山門中閉門不出。
同門都覺得他是在為父母逝世而悲傷,但只有孟懸壺知道,他是在困惑。
他看過的很多書中,都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孝道仁義。孟懸壺也曾對這些東西深信不疑,但在得到自己父母的死訊后,到回到家中看見他們的墳冢時,孟懸壺卻至始至終從未感受到半點悲傷。
他仔細的想了想,自己的父母對他并不差,甚至為了他付出的東西比起尋常父母還要多出尋多,但他對于他們的死就是心無波瀾。
他覺得這不對,可又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心思。
就好像,他來到這世上另有目的,而除了那個目的以外,其他的一切都并不重要一般。
……
時間繼續流淌,孟懸壺也漸漸認識了許多人,但孟懸壺卻很難與他們產生太多的感情。與他們相交,在更多的時候只是為了討論一些書中晦暗難明的文章,交流讀書的心得而已。
直到他三十六歲那年,奉命外出捉拿一位南疆邪魔時,他遇見了一個少女。
他遇見她時,她的父母被那邪魔殺害,而她也被邪魔逼到墻角,岌岌可危。
孟懸壺如神兵天降一般的來到少女的跟前,一只手便將那邪魔拍成了肉餅。
青冥學宮素來以福澤世人為宗旨,講究學以致用,門中弟子根據自己地位不同每給一段時間都會被指派下山做事,例如鎮壓邪魔,又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