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閨女準備嫁妝,又因為看著秦老爺子和老太太這一輩子恩愛沒紅過臉,便想著圖個吉利買了老太太那根簪子。
本來老太太買了東西便沒有再想著往回買這事,加上之后家里的條件一直不好,那簪子便一直都沒能有機會買回來,再以后時間久了大家也就漸漸淡忘了那簪子的事。
直到這次木槿受傷,老太太又賣了自己的鐲子,大家才又想起了當年老太太賣那個簪子的事,等到木槿賣方子手里有了富余銀子想要從買簪子那人手里將簪子買回來的時候,遺憾的是就在一年前,那人因家里男人生病沒錢看病又將簪子轉手賣給了銀樓,結果那簪子的結果也跟鐲子一樣,落得被融為銀水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木槿對于老太太的愧疚很深,老太太自然也是知道的,這會兒見木槿的臉色不好,心疼孫女的老太太忙出言安慰道“槿丫頭啊,祖母知道你一直惦記著那鐲子,當初你曾祖母臨沒時將東西交給我的時候便說了,東西留給我是希望我在急需的時候能應個急用得上的。
而如今既然賣了那東西能換回我孫女的命,那賣了它便是值得的,說起來那些個身外之物能換個懂事能干的孫女祖母也算是賺了,你曾祖母若是知道了這事想必也只會高興的。
再說你祖母我又不是什么大戶人家的老夫人,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用做,你說我這家里家外的那么多活,戴那些東西干活也不方便,這洗衣服做飯的時候還要精貴那些東西,害怕磕了碰了的反倒是讓人操心,所以槿丫頭啊,這以后你可莫要再提及那鐲子的事了。”
老太太嘴上雖然這么說著,可在提起母親留給自己那兩件首飾的時候,老太太的心里還是揪著的疼,臉上的表情也自然也是忍不住的會流露出幾分心疼難過之色。
而這點可是騙不了木槿的,看著老太太越是這樣刻意掩飾,越是刻意裝作不在乎的樣子木槿看著便是越難受,聲音微微有些哽咽的說道“祖母對不起,曾祖母的鐲子和簪子我真的買不回來了,可您相信我,將來我一定給你買更多更好的鐲子,您以后也不要再傷心了好不好?”
根據原主的記憶木槿知道老太太有多喜歡珍惜那鐲子,如今這么說不過只是不想她的心里有負擔,不想她花錢而已,因此木槿自從知道了老太太那兩件首飾都是因為自己而賣的那一天起便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順祖母,一定要給老太太賣更好的首飾,吃更好的東西。
木槿不敢說以后讓老太太過上使奴喚婢的日子,不過木槿卻是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定然是不會讓祖母她老人家再為了生活而犯難操心就是了,因為這位老人以前的生活太過讓人心疼了。
說起來秦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是個苦命的,老人家的外祖母沒得早,外祖父后來續弦的那個外祖母一心為了自己所出的日兒子著想,聽信算命先生的話一心讓自己生的小兒子讀書認字。
而當年祖母外祖家的家境并不好,這樣的家庭若是想供出一個讀書人那勢必是難如登天,可老太太后娶的那個繼室當時就認定了那個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的話,當時就認準了自己兒子是個讀書的材料,若是讀書的話技改定會有出息的,因此老太太的外曾祖母當時的想法是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自己的兒子讀書,當然她可不只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真的是砸鍋賣鐵的在供自己兒子讀書,開始只靠著自家地里的收成,可這個時代一戶農家想要供一個孩子讀書認字那可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開開始的時候還好。
可讀書這事越是后來便越是艱難,買書買筆墨紙硯都是想要銀子的,而這些東西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
到了后來家里的東西田地賣光了祖母的繼外祖母就開始鼓動男人賣兒賣女,她只不過得了一個兒子,因此賣的自然是秦老太太親外祖母留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