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地下軍工廠的供電系統已被破壞,那既然如此,剛剛看到攝像頭動了一下,或許就只是自己的錯覺?
機器人不會產生生物那樣的錯覺,但在剛才的激戰中,它全身多處被彈片擊中,縱然沒有擊穿,它的外殼上也有不少受到打擊凹陷下去的地方,可能受到了太多的外力沖擊,致使某些方面的功能產生的影響。但在它查看完自己全身,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問題時,為保險起見,它開槍打壞了那個監控頭,并又換了個位置躲藏。
這一回,躲在暗處的它便可以看到,這批機器人在地面上的為三個一組,從各個方向不留死角的向它所在的位置壓縮。而在貨堆的上面,則還有一個狙擊手在遠處的地方監視。
它現在所處的位置正位于頂部的墻壁上,周圍有著大量的通風管道和照明設施,這些設施使得地面上的機器人在離它較遠的情況下,受這些東西的阻隔而沒法看到它,離的近了,又很難注意到自己的頭頂上,即使這里的監控都還有備用電源在維持運作,也不可能拍到它現在的位置。
目前已知的最大威脅,來自于趴在遠處監視貨物上方空間的狙擊手,除了狙擊手使用的反器材步槍,其他的這些機器人所使用的武器基本上不到它。因此,只要能解決掉那個狙擊手,或是讓其威脅不到自己,那其他的機器人它估計就奈何不了它。
靜止在頂部不動,地面上的機器人就不太容易發現它,但若要進行移動,那些緊挨著頂部墻壁的通風管道就會由隱蔽的東西變成障礙物,在跨過這些通風管道的時候,很容易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相比起照顧地面上的機器人去解決狙擊手,它決定還是先解決從地面上過來的機器人。
看準了時機,再一組機器人經過它下方的時候,它突然從頂部墻壁落下,落到了這組機器人的中間。由于這組的三個機器人都是背對背朝向不同的方向,所以他們察覺到有敵人出現在了他們旁邊,先是要轉身把槍口對過來,轉過來后又有兩個機器人因為自己所處的位置開火可能會誤傷自己人,遲疑了一下沒有開火,這就導致這組機器人在反應速度上慢了它很多。
趁著搶得了先機的優勢,它先一拳打倒了站位上不會誤傷到自己人的那個機器人,然后再一腳掃倒了第二個機器人,剩下的第三個機器人這時終于才朝它開火,但它卻已靠著手腳并用的爆發力,撐著地面全身橫向翻滾著彈向了空中,并躲開了第三個機器人開火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飛出一腳踢到了第三個機器人的腦袋上。
這組的三個機器人中,被它掃倒的第二個機器人還沒有被它完全打癱,趁著這個機器人還沒有爬起來,它又對著這個機器人的腦袋補了一腳,將其徹底解果。
包圍圈被打開了缺口,其他的戰斗小組聽到聲響都想發聲處靠了過來,但奈何這些機器人速度本就比它慢很多,又為了保持陣型而不能移動太快,所以它在突破包圍圈后,很快就與這些機器人拉開了距離。
狙擊手剛才所在的位置,它從地面上也能輕松找到過去路線,唯一不確定的是,狙擊手有沒有更換位置。
它在一堆堆的貨物間飛快地奔跑著,只用了十幾秒鐘的時間,就跑到了狙擊手剛剛所藏身的位置。他解下了剛剛一直背在身上的自動步槍,然后扒住貨堆,一下跳了上去。
它的上半身超過了貨堆上面的高度,全身扒在了貨堆的邊沿上,見狙擊手已不在這里,它又就少時一邊其他貨對的上面,就從貨堆的邊沿上跳了下來。
狙擊手果然又更換了位置,原因可能是察覺到所處的位置已經支援不到前面,為了保證入侵者突破后來威脅到自己,所以撤離了此處。但又或許真的有幕后指揮者通過地下一層的攝像頭監視著他它,并指揮著掃蕩地下的這批機器人的行動。
它一邊觀察的頂部攝像頭的分布情況,一邊又繼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