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全部打壓,令其歸農。
女性都趕在一處地方,小孩也是,部分女性負責生產一些簡單的生產用品,如衣服,同時照顧很小的小孩。
小孩則在八歲前和女性生活在一起,八歲后也開始加入勞動,不過任務要求很相應得比成年人低很多。
老人有勞動能力的同樣如此,失去勞動能力的處死,殘疾人也是如此。
孕婦得到照顧,但生下的孩子會被帶走,最后隨機分配到原母親的手上,每一個母親需要給自己分到的幼兒食物,并且進行照顧,但不能將幼兒帶回自己家。
所有人民,每天都勞動結束后可以回家,但第二天需要繼續工作。
這是姜宇定下的接下來的發展形式,比之歷史上的一些暴君都要殘暴的命令,就這樣被姜宇淡淡地下達。
姜宇不是管理型人才,這些人以后也不是姜宇的人民,姜宇需要他們,但也僅僅如此。
姜宇先是接管了城內的糧倉,利用城里本來就有的校場生產步兵,以此控制人民。
姜宇現在實現的是十民一兵,十個農民派一個監督的步兵,同時每十個步兵再安排一個兵長,每天士兵都要向兵長報道一下。
這相當于每一百個農民安排十一個士兵。
不過一般在城內工作的生產者派備的士兵小一些。
同時,如果哪個士兵被農民殺了,這個農民所在的隊伍的所有人都要被處決,農民的其他親人也是如此,相當于連誅。
決定使用這種壓迫型的政策,姜宇已經做好了承受人民一定的沖擊的打算,不過對姜宇來說,生產,可以持續發展,不生產,殺了可以記戰功,穩賺不賠。
也許對這個世界的人民來說殘酷了一些,不過,黃巾剛剛結束,姜宇這種驅使怪物的奇人既受到東漢皇室的警惕,也使得一般百姓害怕,正常的招納幾乎不可能,所以姜宇也只能實行強制手段了。
而且,就現在而言,東漢政權的整體力量是遠超玩家的,玩家之間也不可能放任自己的百姓流向其他勢力,這樣的做法,可以極大地提高現有的生產力,當然,后續問題是絕對不少的,但這和姜宇就沒有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