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嘴上說著,劉弘余光卻忐忑的注意著殿內眾人的反應。
若真讓人傳出‘縣官好欒童’的消息,那劉弘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看到殿內眾人恍然大悟般低下頭,繼續消滅自己面前的食物,劉弘才暗自松了口氣。
劉恒聞言卻是毫不猶豫,面色如常拜道“匐唯陛下作威作福···”
答應的干凈利落,惹得劉弘都不由暗自詫異起來——劉弘也不過隨口一說,只是想澄清誤會而已,劉恒答不答應其實都無所謂的。
弟弟劉武才七歲,即便劉弘再怎么精心培養,將來也不過是一地之諸侯,沒必要為了他,就把劉恒的幼子、歷史上的梁孝王拉來做書童。
殊不知,正是劉弘這個舉動,讓劉恒數日以來高懸著的心安定了下來——在劉恒看來,劉弘分明是想留質子于京!
這就說明劉弘雖然對他不放心,但也沒有馬上處置他的意圖。
這倒是劉恒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哪怕劉弘真的想控制劉恒,也不至于用‘質子’這種遠古時期的手段。
更何況——就算真要扣質子,那劉弘該留的,也應該是王太子劉啟啊!
劉弘卻沒想太多,與劉恒對飲一樽,便順勢將劉恒摁坐在身邊,拉著劉恒的手扯起了家常。
這一幕落在殿內其余人眼中,其意味就微妙了起來——連曾經試圖搶奪皇位的人,陛下也這般‘仁慈’以待?
那以后,若是吾等犯了些許‘小’罪過···
尤其是末席的劉章看著這一幕,昏暗的目光都不由再度明亮了起來,那魔鬼的蠱惑聲再度出現在腦海中縣官年幼,齊王兄為高祖諸孫之長,或可圖謀久留長安,行周公伊尹事···
而這一切,都被上首的劉弘盡收眼底。
或者說,這一切都是劉弘刻意為之。
——事實上,對劉弘威脅最大的,從來都不是陳平、周勃。
而是劉氏宗親!
軍官士卒,劉弘可以賜予金錢;朝臣官員,劉弘可以許以官職;即便是陳平周勃,劉弘也可以暫時放權,做一段時間泥塑雕像。
再怎么樣,這些人也沒有奪位稱帝的可能性。
但現在殿內坐著的眾人,悉數姓劉!
光是身上流著的高祖皇帝血脈,就足以使得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在理論上具備了坐上皇位的可能性!
而對于近乎一盆如洗的劉弘來說,除非拿出皇位做籌碼,不然這些富擁一整個諸侯王國的‘王二代’甚至王一代們,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收買、拉攏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用這一副‘仁弱’的模樣,令他們安下心來,以待將來。
看著殿內的親戚們或輕松愜意、或激動難耐的面色,劉弘心中一直緊繃的線才微微松了些許——直到此刻,劉弘才算暫時坐穩了皇位。
“也不知明年,在座的還能有幾人存于人世···”
皇帝羸弱,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那樣的人只會有兩種下場要么位登九五至尊,號令天下;要么‘英年早逝’,滾去地底見劉邦!
·
·
·
s:1呂后移封代王劉恒為趙王,劉恒惶恐,以抱恙不朝長安,言稱愿以殘軀固守邊墻,謝絕趙王之位,呂后遂作罷。該事件引自《史記呂太后本紀》。
2這個,清朝皇帝的謚號啊···(搖頭扶額)
我是這么認為的,在清朝皇帝死后,臣子可能會抱著本詞典,然后把所有絕對褒義的、形容皇帝的詞挑出來,排除掉先代皇帝用過的,然后投票決定剩下的詞中,褒義程度排名前十五的詞;再把這十五個詞連在一起,在最后面幾個詞中間,某處不通順的地方加上‘孝’字,末尾跟上‘皇帝’二字。——標準的大清皇帝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