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焦頭爛額的陳平等人不同,劉弘此時,正悠然的坐在未央宮溫室殿,與王陵談笑風生。
看著眼前朝氣蓬勃的‘弟子’,老王陵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淚花,暗自感嘆著劉弘在過去幾個月的成長。
——不過旬月,劉弘就從代王初入長安時,連自己的生死都無法掌控的困境走出!
現如今,更是隱隱有大權在握的趨勢。
看著局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王陵心中自是欣慰不已。
不過劉弘今日召王陵入宮,卻不是為了顯擺自己的政治成果的。
——明日常朝,張蒼官復原職,任御史大夫的事,就可以定下章程。
最起碼,劉弘也要放風出去,隱晦的表達出這個意思。
至于張蒼任御史大夫之后,劉弘就要開始著手。將御史大夫打造成真正意義上‘檢查百官,巡視郡國’的大漢中紀委了。
這無疑是個大工程,劉弘也不好直接召見張蒼,在張蒼還沒有上任的現在,就給張蒼安排工作;所以只能以‘思念太傅’為由,召王陵入宮,再借著王陵之口,向張蒼轉達自己對御史大夫衙門的后續安排。
當然,順帶聽聽王陵對御史大夫改造之事的意見,也是劉弘的意圖之一。
畢竟劉弘前世也不過是個大學生,如果拋開在網絡上重拳出擊,擔任鍵盤政治家的日子不說,劉弘對政治的認知,也只停留于‘拉一派打一派’的淺顯層面。
而御史大夫身為三公,對封建王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老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
在這種關乎天下的大事上,問問王陵這種三朝老臣、政壇常青樹的意見,對于具體方案的改進,以及漏洞的預知、方案可行性的判斷而言,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即便不考慮現實意義,劉弘‘虛心請教老太傅’的舉動,也可以為他豎立‘尊師重長’的正面形象,并隱晦表達出‘朕非獨夫,依舊愿與公候勛臣共治天下’的意思。
誠然,作為后世人,劉弘不可能傻到真在封建時代玩兒民主共和;但做出表面上‘民主’,對于政局穩定,以及官員內心的滿足感,都將起到不小作用。
而且政策披著民主的皮、專權的骨,對于劉弘的皇帝形象也將起到巨大作用——如果將來事情辦砸了,劉弘也不至于落得‘犯錯’的下場,而是隨時可以將鍋甩出去!
嗯,這幾個月的皇帝生涯,劉弘最大的心得,就是不能事事沖在最前面。
悄悄藏在身后,遙控著心腹為自己沖鋒陷陣,事情辦成了出來摘桃子,辦不成趕緊甩鍋,這才是封建帝王最應該具備的優良素質!
無情,冷酷。
卻是對皇帝而言,最不可或缺的能力。
自古以來,但凡被稱為明君、雄主的帝王,無一不被文人階級貼上刻薄寡恩的標簽。
對此,劉弘只想歪嘴一笑那又如何?
如果冷酷無情,就能讓國家強盛,不受外族侵辱;讓百姓吃飽肚子,過上好生活,那劉弘恨不得被文人罵成青面獠牙、腳底流膿的獨夫!
一家哭何如家家哭?
封建帝王,一言一行皆事關天下蒼生,又怎能因一己之私,就枉顧天下蒼生?
合格的皇帝,就該像景帝劉啟那樣,無論何時,都具備機器一樣的理性和冷漠,一切都以天下為重。
至于那些有情有義,仁善寬和的帝王,除非能具備像文帝劉恒那樣的政治智慧,不然,就活該葬送天下!
所以劉弘今日召王陵覲見的目的,就很淺顯了在明日早朝,提出任北平侯張蒼為御史大夫,并建議劉弘改造御史大夫。
簡而言之,就是為御史大夫即將面臨的改制背書,并隨時做好出問題時,給劉弘背鍋的準備。
對此,劉弘個人感情上是有些愧疚;但一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