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南,未央宮東闕外,尚冠里。
作為漢室最繁華的貴族聚集區,尚冠里可謂高門云集,繁花似錦。
凡漢室有名有姓的貴族,除了居住于戚里的外戚,余者幾乎都有一座朝廷賜予的豪宅,坐落于尚冠里。
例如上個月,剛被恩封為徹侯的劉揭,關內侯的汲忡、田叔以及其余的二十余人,都在尚冠里得到了規模大小與食邑相符的豪宅。
例如尚冠里最外圍,最小的那一批院落之中,就坐落著新鮮出爐的‘故安侯府’,等候著淮陽守申屠嘉派家中子侄前來接收。
再往里一些,劉揭的新府邸——陽信侯府,也在最近建造完成,并正式交付于劉揭之手。
看上去,尚冠里的宅院越往里,其規模就越大,越氣勢磅礴;實際上,尚冠里的院落組成,基本按照其主人的食邑,從外往里次序上升的。
在尚冠里最中心,屹立著幾座即便放在后世,也讓人耳熟能詳的徹侯府邸。
——食邑萬六百三十戶的平陽侯府!
——食邑整萬戶的留侯府!
——已被廢黜封國,曾食邑整萬戶的酂侯府!
漢初僅有的三家萬戶侯,便是尚冠里當仁不讓的牌面。
只不過到如今,這三家萬戶侯,已經在朝堂上失去了身影···
故守御史大夫平陽侯曹窋,因其弟郎中令曹巖之故,畏罪自盡;雖被皇帝劉弘下令厚葬,以世子襲爵,但朝中,已經再也看不見平陽侯家族的身影。
留侯,在漢初與整個勛貴階級格格不入的一個家族——初代留侯張良這個萬戶侯,還是在謝絕劉邦所賜予的三萬戶食邑,退而求其次,勉強收下的;被封侯爵之后,張良更是不再涉足政壇,歸隱山林,不問政事。
可惜,二代留侯張不疑,在高廟事件中被貶,后又被劉弘下令,強制回封國!
不出意外的話,起碼百年之內,留侯一脈的身影,不太可能出現在漢室權力中樞——長安了。
由‘開國第一侯’蕭何所留的酂侯,也早在高皇帝五年(前202年),因二代酂侯蕭祿亡故,無后嗣,而被廢黜封國。
雖然說,無論誰坐上皇位,只要坐上去的屁股還姓劉,就必然會從蕭何的后代選一支,來繼承酂侯宗祠,但毋庸置疑,開國功侯主政的時代,已經在悄然無息間進入黃昏。
如今朝中三公,丞相曲逆侯陳平,因諸呂之功,被劉弘溢封千二百戶,今食邑六千二百戶。
太尉絳侯周勃,因誅呂之功溢封千戶,今食邑九千一百戶。
御史大夫北平侯張蒼,則僅食邑千二百戶···
要知道在開國初,光是太仆夏侯嬰,就有足足六千九百戶食邑的!
現如今,卻是到了御史大夫與內史同為千二百戶,九卿之中更是足有四人無侯爵(典客、宗正、奉常、郎中令),一人為關內侯(少府)的地步。
也就大將軍潁陰侯灌嬰,還能以六千戶的食邑,和周勃一起勉強替軍方撐起場面。
但無論是陳平、周勃,亦或是灌嬰,乃至于柴武、蟲達等開國功侯,都已經算得上是初代功侯中的遺老遺少了——即便是幾人中最年輕的柴武,也已經到了將近六十歲的年紀。
至于陳平,更是已年過七十···
漢初食邑五千戶以上的徹侯,幾乎都經歷著初代臨近亡故,二代又沒能成長起來的青黃不接之時。
就像此時的曲周侯府,就發生著開國功侯們都萬般無奈,又不得不面臨的變故——初代曲周侯酈商雙目緊閉,氣若懸絲的躺在臥榻之上,硬撐著最后一口氣,等候著爵位接班人:長子酈寄從云中趕回長安。
說起來,酈商跟隨高皇帝劉邦算不上太早——起碼比起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