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將劉弘推上風口浪尖的第一步!
第二部,便是通過刺殺劉啟,并將鍋甩給劉弘,從而取得宗室長者代王劉恒的立場偏移,甚至響應劉章自北墻起兵!
劉弘閉著眼睛都能猜到,在刺客還未進入未央宮的時候,陳平勸說代王劉恒起兵反叛的密信便已經送往了代地。
甚至很有可能,陳平再一次提出了迎立劉恒,從而為自己增添勝算!
而最終,只要劉恒如陳平所希望的那樣起兵反叛,那關中就將面臨東、北兩個方向的叛軍近逼,從而不得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屆時,劉弘將不得不起復軍方僅有的帥領周勃,去面對自北而來的代王大軍——派灌嬰前往睢陽,同樣是因為這個尷尬的原因軍方無可用之帥。
到了那時,陳平能做的事就太多了···
無論是讓周勃與代王劉恒的大軍合兵一處,共逼長安,陳平在長安城內作內應,亦或是爭取函谷關外的灌嬰重回誅弘一黨的懷抱,都將使劉弘陷入絕望的境地···
真到了那時候,便是灌嬰、周勃大軍外加代王劉恒的大軍暢通無阻的進入關中,輕而易舉的包圍長安!
而劉弘能做的,便只有憑借手中僅存的強弩都尉死守長安,并竭盡全力召飛狐軍再入關中勤王。
但經歷了上次的變故,且先不說陳平會不會允許飛狐軍再度踏入關中,光是如何將信送出去,都將成為劉弘所面臨的問題中最簡單的一個···
“呵呵,陳丞相,初代毒士啊···”
“便是比之賈詡,也是不逞多讓了呢···”
暗自苦笑著,就聽曹奇憋悶的再拜道“刺客乃史官,本就常居石渠閣內,自代王世子、梁王、淮陽王、常山王至此習讀經書,便常親近代王世子。”
“若非今日之變,臣等還以為此人乃婀娜奉承之輩,欲高攀代王高枝,以得利好···”
聽著曹奇憤恨的話語,劉弘心中再一冷,面色不由陰沉下來。
“從幾個月以前,就開始做準備了嗎···”
“一步觀百步,陳平啊陳平,是個忠臣該多好···”
事已至此,本以為已經足夠高看陳平的劉弘,也不得不承認單從陰謀詭計,設盤布局的能力來看,陳平絕對沒有劉弘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甚至于劉弘不惜以最大的惡意揣測,那陳平這一招釜底抽薪,恐怕在代王劉恒回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在了陳平的腦海之中。
先是支持遍封齊悼惠王諸子,令劉弘下意識的產生孤疑,從而將此事擱置,最終順利引起劉肥諸子的不滿,為悼惠王諸子再度起兵埋下伏筆。
甚至于陳平不惜放棄巨大優勢,坐視飛狐軍出現在長安城外,使劉弘一轉頹勢,逐漸掌控局面,陳平的最終目的,都很可能僅僅是將劉弘手中的所有底牌逼出,從而更全面的謀劃這一次反撲···
再到之后暗自勾結匈奴,從而使匈奴使團提出武裝駐扎的要求,讓劉弘以為陳平已是黔驢技窮,垂死掙扎,實際上卻暗中謀劃,聯絡悼惠王諸子,并做好刺殺劉啟的準備。
現在,劉弘已經徹底確定,陳平長期告病并非是避嫌,亦或是真的生病了。
——陳平是在極力保持低調,從而讓劉弘放松警惕,讓朝堂的目光外移,從而為計劃的施行爭取時間!
直到今日,代王太子劉啟遇刺,陳平發起的最終決戰,才算吹響號角。
接下來的每一天,劉弘都要面臨著成千上萬的難題,以及明槍暗箭。
但不知為何,當這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劉弘卻沒由來的感覺松了口氣。
“這就是帝王嗎···”
“呵呵,真惡心啊···”
即便劉弘再怎么不愿意承認,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在潛意識當中,劉弘從來就沒有認為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