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太后無奈之下只好應允,封呂臺為呂王。呂氏子弟獲封為王從此時開始。
建成康侯呂釋之死去,繼承爵位的兒子犯下罪行,侯國被廢除;呂后下令將律師指的另一個兒子呂祿封為胡陵侯,以延續康侯的家祠。
孝仁皇帝二年,常山王劉不疑死去,呂后下令,常山王的胞弟襄城侯劉山繼承王位,并改名為劉義。
十一月,呂王呂臺去世,王太子呂嘉繼承了王位。
孝仁皇帝三年,匈奴人派來使者,言辭恐嚇要攻打漢室邊地;孝仁皇帝勸說呂太后忍辱負重,太后同意之后,下令送公主與匈奴和親,重修盟好。
孝仁皇帝四年,呂氏子弟再度不滿于得封的爵位,呂太后只好再封呂嬃為臨光侯,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并封了五人做諸侯王的丞相。
滕公夏侯嬰本就對不被重用懷恨在心,看著呂氏子弟大都被封為徹侯,便在酒后與身旁的人說我們這些開國功臣的爵位,都是跟隨高皇帝在戰場上拼搏,立下武勛得來的;如今呂氏子弟卻只因出身呂氏而逼太后封其爵位,這是什么道理?
酒醒之后,夏侯嬰很擔心自己的言論會惹來太后的猜忌,惶恐等待了幾日,發現并沒有異常之后,心中的積憤愈發高漲。
恰巧在此時,宣平侯張敖的家臣田叔在漢中任郡守,夏侯嬰的遠方親戚投奔田叔,謀求差使,卻被田叔當面斥責不學無術的人,難道以為憑借夏侯嬰的名號,就能讓我感到害怕,從而授予官位了嗎?
夏侯嬰得知此事,感到非常憤怒,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但田叔遠在漢中,又為郡守,夏侯嬰為太仆,根本無法通過職權報仇,便將仇恨轉向了宣平侯張敖與魯元公主的女兒,孝惠太后張嫣的身上。
夏侯嬰是太仆,每當皇帝要出行的時候,都要進入未央宮的馬廄,將御輦駕出,經常出入宮諱,就和宦者令張澤有了很好地關系。就讓張澤在宮中散布言論張太后不是陛下的生母,是呂太后殺死了陛下的生母,才將陛下抱到了張太后懷中,謊稱是張太后所生。
孝仁皇帝聽說此事,頓時大怒,到長樂宮找到了呂太后,氣憤的說太后怎么能殺了我的母親,謊稱我是張太后所生呢?現在我還年幼,等我長大了,必然會向太后報仇!
呂太后本就因呂氏子弟每日的鼓噪感到心煩意亂,又聽見孝仁皇帝口出狂言,頓時勃然大怒,呵斥道我是皇帝的祖母,先孝惠皇帝的母親,高皇帝的妻子;皇帝如此向身為太后的祖母說話,這難道與我漢家的孝道相符嗎?
孝仁皇帝聞言,哭著回到了未央宮中。張太后聽說了此事,也終于知道了宮中的言論,便哀哭著來到孝仁皇帝身邊,傷心道皇帝確實不是我生的,但皇帝的生母在生下皇帝之后就病逝了;我看皇帝在宮中孤苦伶仃,我又沒有子嗣,所以才請求先孝惠皇帝將皇帝過繼到我膝下,這件事,朝中大臣都知曉。
如今皇帝長大了,就以那樣惡毒的話語中傷太后,讓我如何自處?難道是我作為母親,對皇帝不夠好嗎?將來我如何向孝惠皇帝交代?
看著傷心哭泣的張太后,孝仁皇帝心煩意亂的走出了皇宮,找到以前的太傅安國侯王陵,詢問王陵此事真偽,王陵只答陛下這么做,確實太不恰當了。
得知真相之后,孝仁皇帝回到了皇宮之中,在張太后居住的玉堂宮前跪了許久,張太后出宮迎接,孝仁皇帝哭嚎著向張太后說太后對我如親生母親,我作為兒子,卻說出那樣的話,實在是無顏面安居皇位。
回到寢殿之后,孝仁皇帝哀痛的吐血,旋即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