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干的結果,歷史已經給出了最直白的答案:除非你是曹參,能憑借自己崇高的政治威望,將劉氏天子治的服服帖帖,并能保證自己不會被‘熬死’,不然,結局就是個死!
倒也不是說,跟皇帝起沖突后失敗,就一定會被處死,而是漢室的文化背景,使得丞相在與皇帝的爭執中落敗之后,只能退出政壇。
——在漢室,皇帝是絕對不會有錯的!
在這種背景下,丞相與天子起了沖突,就可以簡單通俗的理解為:天子和丞相,要分個是非對錯。
沒有和稀泥,沒有退讓的余地——如果天子是對的,那丞相必然就是‘錯’的。
既然錯了,那自然要‘引咎’退出朝堂,脾性剛烈一點的,或許就是‘羞愧自盡’;臉皮厚一點的,也起碼要告老還鄉。
如果丞相是對的,那就意味著,天子是錯的!
這種事發生在漢室,絕對不亞于政治地震!
——生而神圣的劉氏天子,怎么可能是‘錯’的呢?
必然是丞相苛責陛下,不用心輔佐!
所以實際上,只要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被擺上臺面,那相權,就必然會落敗。
——丞相和天子要分個對錯,天子又默認不可能有錯,那結局,可不就是‘丞相是錯的’?
政治錯誤,在后世或許只意味著前途盡喪,但在漢室,卻意味著政治生命,甚至生理生命的終結。
如歷史上,于武帝一朝先后因罪而死的七位丞相,其中就有三位是‘因罪自殺’。
而文帝朝的張蒼,也在黃龍改元之事后,被文帝劉弘強硬罷相。
實際上,漢室君權與相權之間爭權奪利的結局,從此事上就能一目了然。
黃龍改元事件,可謂是文帝劉恒皇帝生涯中,不可多得的污點之一。
除了黃龍改元之事外,歷史上的劉恒,就只有餓死淮南厲王劉長一事,足以被稱得上污點。
而無論是歷史上的時間點,還是后世人的視角,劉恒在黃龍改元事件中的人設,都是清晰無比:身漢天子的劉恒,真的犯錯了···
——就連劉恒自己,都隱晦的承認了自己所犯的錯誤,將攛掇自己改元的新垣平夷了三族。
可即便如此,在黃龍改元之事中據理力爭,勸諫劉恒不要改元的張蒼,也依舊無法避免被罷免,成為漢室第一個被罷免,而非在位老死的丞相。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漢室的輿論背景:天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有錯的···
哪怕真的有錯,天下人都有義務,為天子的錯誤開脫,甚至替天子背鍋!
如果誰不這么做,那就是不忠!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武帝晚年的一封罪己詔,才能有那般顯著得功效:除了感動于武帝誠懇的認錯態度之外,天下百姓重新信任漢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于‘替天子分憂(背鍋)’的本能,以及‘漢天子不會有錯’的潛意識。
正因為此,漢室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成功壓制君權的丞相曹參,才到死都沒有把雙方的矛盾擺上臺面。
蓋因為矛盾一旦擺上臺面,身為丞相的曹參就要做好準備:即便是最好的結局,曹參也將失去丞相之位,晚節不保。
而今日的元朔朝,便將當今劉弘與丞相審食其之間的茅盾,光明正大的擺到了臺面之上。
至于‘在爭斗中取得優勢’這一絲最后的生機,也在審食其身上失去了可能。
——當今劉弘,可不是惠帝劉盈!
孝惠皇帝在位足足八年,至死都沒能將觸手伸出未央宮。
而當今這位,雖然在登基之后的前四年,也同樣是泥塑雕像,但在諸呂之亂過后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已經將朝堂,牢牢地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