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鼎六年夏五月,嫖姚將軍何未央率麾下一萬五千騎兵北出云中,大破龍城。
恰好在這是,大司馬秦牧因傷臥榻,太宗皇帝便讓秦牧安心在家養傷,讓何未央做了大司馬。
秋七月,歲不豐登,太宗皇帝心憂生命疾苦,就頒布詔諭,免除了當年全天下的農稅,并將口賦降到了三人一算,每人四十錢,又將男子開始履行徭役、兵役的年齡推遲到了二十三歲。
從這一年開始,一直到太宗皇帝駕崩的文鼎二十七年,漢室只在文鼎九年、文鼎十七年、文鼎二十一年,按三十稅一的比例收取了農稅,其他的年份,都免除了天下百姓的農稅,口算也一直按照三人一算,每人四十錢的標準。
文鼎七年,將少府從九卿的行列中剝除,分為了軍工、紡織、民工三部分,三部分別有比二千石級別的主官一人,千石級別的副官二人。
內史分為中尉、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四個部分,中尉升為九卿,主官中二千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部分別有二千石級別的主官一人,比二千石的丞吏一人,千石的副官三人。
在將內史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的同時,將關中的范圍擴大,河南郡、河內郡被納入關中。
秋九月,朝臣百官聯名上書,請求將大農納入九卿,太宗皇帝先請示了太后,然后答應了百官的請求。
文鼎八年大朝儀,制定了新的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御史大夫、尚書令為三公,以中尉、衛尉、廷尉、大農、郎中令、宗正、太仆為九卿,改奉常為太常,改典客為典屬國。
夏五月丁亥(二十四),太后駕崩,太宗皇帝在靈堂跪哭三天,令天下百姓共哀。
夏六月,將太后合葬到了孝惠皇帝的安陵,令朝堂為太后蓋棺定論。
朝臣百官商議之后,上奏太宗皇帝,謚太后為莊慈太后。
這也是漢室第一次為太后蓋棺定論,從此之后,給太后蓋棺定論成為了定制。
秋七月,太宗皇帝頒布詔諭,賜天下為人母者錦一匹、布三匹、棉絮十斤,并下達了后來影響漢室多年的《忤逆令》。
在《忤逆令》中,太宗皇帝嚴厲的斥責了對父、母、兄長及長輩不敬的舉動,并規定:凡是在父、母、兄、姊及血親長輩訓斥時,敢直起頭看向長輩的,由父母雙親向當地縣一級官府報忤逆,官府不得拒絕審查。
一旦屬實,對罪犯處以黥刑,且不得以金錢和爵位抵罪;街坊鄰里、親人知道情況而不報告官府的,一律視作同犯。
對父母長輩有不敬之語的,按照故意殺死他人的標準懲處,對父母有肢體碰撞的,一律按謀逆論處。
且此條為公室告,不得撤銷。
秋九月,匈奴單于軍臣傳國書,以吊喧莊慈太后的名義,對太宗皇帝、莊慈太后進行了羞辱,太宗皇帝雷霆震怒。
文鼎九年冬十月,太宗皇帝親自到長安以南的藍田大營,頒布了震驚天下的《討胡令》。
《討胡令》規定,只要是太陽所能照耀到的地方,都是上蒼賜予漢皇帝的土地,漢室的軍卒可以自由進入;
在漢室軍卒進入這些地方時,任何不在漢軍名冊的人,無論漢人還是蠻夷,只要手持刀刃,就都視為謀逆,漢軍將士可先斬后奏。
對于那些沒有持刀刃的,還沒有被教化的蠻夷,由典屬國羈押到關中,由軍工部接手。
這些蠻夷中,男的為漢室服徭役十年,在這十年中能學會漢話,對漢室忠臣,服役態度良好的,可以在經過丞相府批準,尚書令、皇帝用印之后,歸入農籍。
女的送入紡織部,工作十五年,在這十年中能學會漢話,對漢室忠臣,服役態度良好的,可以根據自身意愿,或聘用為紡織部女工,或恢復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