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曹操,以作刺殺董卓的利器。
曹操傻乎乎的就去了,然后刺殺失敗,跑路了。
那晚參加宴會的王允等人都故作不知,撇清了關系。
曹操跑路之后,一路回到老家陳留,然后散盡家財,招募義兵,又偽造了一份詔書,發(fā)給各地諸侯,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別說,曹操這矯詔一發(fā),真有十幾路諸侯紛紛響應,從南到北朝著酸棗匯聚而來。
最后一統(tǒng)計,連帶著曹操,一共十八路諸侯,攏共四十萬大軍,聲勢浩大。
十八路諸侯匯合后,開始選舉盟主,最后袁紹因為身份地位以及能力都夠用,被推舉為盟主,之后十八路諸侯歃血為盟,朝著虎牢關浩浩蕩蕩地殺了過去。
消息傳回洛陽,董卓頓時坐不住了,立即派遣西涼大軍,由西涼第一猛將華雄率領,直奔虎牢關。
在虎牢關下,華雄一開始威風凜凜的連斬了好幾員聯(lián)軍猛將,但就在聯(lián)軍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大紅臉、臥蠶眉、長胡子的馬弓手站了出來。
因為他的職位太低,把其他諸侯氣的夠嗆,還是曹操覺得此人不凡,開口向袁紹求情。
讓他去試試,反正試試也不會損失什么。
看在發(fā)小求情的份上,袁紹答應下來,沒想到這隨意的一個決定,竟是改變了戰(zhàn)局。
當馬弓手提著華雄的首級回到營帳的時候,曹操之前為他熱好的酒還有溫度。
此次事件即為溫酒斬華雄,而這位馬弓手就是未來威震天下的關公——關云長。
華雄戰(zhàn)死的消息傳回洛陽,董卓頓時慌了。
萬幸,他還有義子呂布,這次呂布親自前往虎牢關,對抗諸侯。
然而在呂布走后不久,數(shù)千兵將從天而降,封住整個皇宮。
兩個時辰之后,一個身穿金甲的少年將軍提著董卓的尸首走出皇宮,率領數(shù)千兵將掃蕩洛陽。
短短一天之后,整個洛陽的西涼兵死的死、降的降。
洛陽,被這位少年將軍以雷霆之勢,迅速掌控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