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噩耗,余崢他們也來了,看到葉天正在修改電影,他們沒有多說,但很明顯,臉上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你們不要著慌,一周之內,改完電影重新上報,等待審核。我早就查過,有很多人,連續審核好幾次,最后還是通過。大家現在好好休息,等待下一輪,再拍一個大項目?!?
王渤咧了咧嘴:“還是休息休息吧,這種辦法太累了,二十部電影一起開機,你想一想,全世界哪有這樣的先例?葉天,只有你創造了這種模式!”
葉天指著筆記本電腦屏幕:“你們看,我們有七部片子直接通過了審核,可以決定檔期,上院線,這就是最偉大的收獲。畢竟我們拍了三個月,就算只出來七部片子,我們也成功了?!?
他看到了事情的積極一面,引導大家積極向上。
如果只看這十三部需要修改的電影,那他就太失敗了。
做為一個領袖,他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這就是領袖的責任,榜樣的力量。
在他的鼓動下,另外三人也參與了電影的整改。
只不過,葉天在劇本里寫的那些精致句子,每改掉一條,余崢都覺得心疼不已。
去掉這些,影片的哲理性就會大打折扣,給觀眾帶來的智慧沖擊,就變得越來越微小。
葉天告訴余崢:“你不用感到可惜,哪些句子涉嫌抄襲或者高仿,全都標出來,我重新寫一份。我是編劇,這些問題出在我身上,我負責改正,天經地義。”
黃寶強一直在嘟囔:“廣電總局審核真是太嚴格了,有些事情,咱明明說的是這個意思,他非得往另外一個意思上去想,以為咱們影射什么事情。我們是電影人,哪有時間影射別人?也就是拍點電影,掙幾個錢,如果反復修改,還不如改行干別的?!?
如果他們按照別人的指揮去做,加入別人的團隊,成為別人的手下,就不會有這種煩惱了,因為廣電總局那邊,送審是老板的事情。
那樣一來他們將永遠做不了主角,自始至終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
葉天不想那樣做,更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他要自己說了算,自己來搞定所有的一切。
修改電影的速度,比葉天說的更快,第一天他們就修改了六部,第二天全部修改完畢,拿到剪輯室那邊,重新做配音,做字幕。
葉天自我批評,他寫的劇本有時候不夠嚴謹,尤其是調侃的時候,很容易觸及到社會矛盾,所以他必須收斂。
只用了四天,新版本的電影,送上去審核。
在此過程中,葉天接到了那位投資人的電話。
他叫陳軍,以前聯系林清歡的時候,已經明確表示,自己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一定要拿下。
電話中他告訴葉天:“我在廣電總局有人,可以很快就幫你審核通過,如果你把項目賣給我,這次的審核就更沒問題?!?
這是趁火打劫的做法,葉天對此深惡痛絕。
“陳先生,你這個電話來得不巧,我已經改完了所有電影,第二次提交上去,相信這一次將全都備案成功,只等著排檔期上院線?!?
陳軍哈哈大笑:“我告訴你,這樣拖下去,你肯定過不了審,除了賣給我,現在沒有任何辦法!”
葉天第二次開口的時候,已經按下了手機上的錄音機。
“你的意思是故意卡著我,讓你京城的親戚,廣電總局找人,卡住了我的項目,以此為要挾,拿到這個項目大賺一筆?”
陳軍很坦然:“沒錯,我想的就是這樣。”
“現在呢?還在這樣想嗎?”
“肯定這樣想,只是情況有了變化,如果你知難而退,把項目交給我運作,那就行了?!?
葉天當然不會把項目交給對方,只是欲擒故縱之計。
現在他不知道對方的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