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回府以后,諸事照舊。
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試。朱元璋反復斟酌,以當代大儒,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王府紀善白信蹈副之,取錄宋琮等五十一名,
經三月廷試后,朱元璋親點福建營前人陳?為第一名狀元﹑江西泰和人尹昌隆為第二名榜眼,浙江山陰人劉仕諤為第三名探花,宋琮等人皆盡上榜。
發榜后,被人發現。榜上所錄五十一人全是南方人,北方連一個上榜的人都沒有,頓時嘩然,背地不知道有多少暗流在涌動。
果然,就在六日后,北方士子聯名到禮部上書鳴冤,北方籍官員群情激奮,紛紛指責考官偏袒南方人,閱卷中徇私舞弊。
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任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新科狀元陳?等十二人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重新閱卷,可調查結果卻再次令人震驚。經過調查小組數日的復核,南方才子是憑真本事上榜,而北方才子只能怪自己是個學渣!
但是北方士人依舊不服,自己怎么能比別人差呢?這已經演變成北方士人對朝廷的信任問題了。朱元璋沒法,為維護政局穩定,侍讀張信,白信蹈等多人被殺,而85歲高齡的主考官劉三吾考慮年紀已大,改而被充軍戍邊。
新科狀元陳?因獻物有功,免死,但也同其余人被貶被戍。
六月,為安撫北地人心,朱元璋重開科考,親自取了六十一名進士,全為北方人,為這一場轟轟烈烈的事件畫上句號。
而這些只是表面上的結果。
事情真相卻是,朱元璋早得到朱允熥提醒,對朱棣的背后煽動,允炆打壓北方文風的措施,其中的發展過程了如指掌,心中早有對策。
期間,朱元璋準允熥正式開府,征辟屬官。
(要是寫歷史文,發揚陰謀論,能水一個大劇情,最少幾十上百章。怎么就沒有人寫明初四大案呢?十幾二十萬人被殺,多好的素材。)
。
時間來到洪武三十年中秋,看著天上的明月,朱允熥知道,明年的閏五月(六月份),朱元璋就會過世,再也見不到明年的八月十五。
正式開府后,朱允熥配齊王府屬官,并召楊士奇,楊榮,楊溥、解縉等后世名人為麾下,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班底。
四人天之驕子,稟賦不凡,都已邁入先天之境。特別是楊姓三人,歷史上并稱三楊,全都是首輔之才,解縉也是文采風流,世人皆知。
趙思禮如今很高興。雖然自己沒有升官,但明顯被人更加尊敬,不論是下屬、同僚,還是上級領導,對他做事都非常支持。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朱允熥走向了前臺,成了可以與允炆、燕王抗衡的新勢力,未來更是有可能登基為帝。
全虧了我當時英明果決,同意了女兒和吳王的婚事。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下旨賜婚,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只要吳王登基,女兒一個妃子的頭銜是跑不掉的,要是受寵,自己豈不是飛黃騰達?
恨就恨自己地位太低,家世配不上皇家貴胄,女兒不能爭奪后宮之主的位置。皇帝怎么就不在年初就下旨大婚呢?
他心下暗惱,把朱允熥府邸位置的巡邏人馬,又增派了許多。
西寧派,西寧三老再次聚在一堂。
葉素冬道“我身為禁衛統領,時常接觸皇上。吳王被他時常念起,恐怕改立太孫不會太久。”
把莊清霜加入皇宮,一直是莊節的夙愿,此刻的他心中喜意幾乎壓制不住,道
“我也沒想到吳王竟然峰回路轉,幸虧當時我們沒有拒絕賜婚,如今霜兒成為皇后更是指日可待!”
沙天放也改了口吻,道“吳王崛起,快得我們都反應不過來。如果再加上我們的支持,將會有更大把握。只是霜兒那里,好像一直有些抵觸。”
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