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前前后后暗地里搞這么多事,如果只是為了遷都,真的是何苦來由?前期所有努力營造的明主之勢,頃刻就會化作烏有,還談什么重振大明,不如直接將江山拱手送人,免得浪費時間。
這是遷都成功的結局,事實上,就算朱允熥想要遷都,那些既得利者也不會答應,遷都以前并不是沒有人提過,但通常都是點到為止,很講武德。
如果真的是為大明江山考慮,面對敵人近在咫尺的威脅,當今圣上早就應該先把太子先行送到南京,為明室保留火種。但為什么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害怕太子會變成唐肅宗,隨時就在南京被人擁立為皇帝了!
普渡慈航活得夠久,早就摸透了這些人的心思,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唯一新鮮的,就是被人們遺忘的事。
即便有為了大明續命,贊成遷都的,但更多人會反對遷都。這些人平時一個個的高呼口號,忠君為國,黎民蒼生,背地里做的都是蠅蠅茍且,男盜女娼的丑事!
誰都知道,如果被女真攻入京城,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遷都南下,雖然會損失不少,但總比死守著現在的京城好吧?
大道理天天喊,是非對錯明明白白,智慧高深,遠見卓識也有,可是只要想到遷都所涉及到自身的財產利益,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另一番說辭了。
朝廷如今這么艱難度日,有誰會為了大明少貪污受賄半點,有誰會對百姓少剝削一點?
普渡慈航超然與紛爭之中,做為旁觀者,對立面的彎彎繞繞了如指掌,冷哼一聲,聲音直透神魂,道“都給我住口,吵什么吵!”
“不講利害關系,不聯系實際情況,只在這里空談,有什么用?不要在我面前講什么遷都、放權!”
“當今圣上或許會考慮遷都,但朱允熥絕對不會!被既得利集團充斥朝堂也不會!再說,放權又如何?武器盔甲從哪里來,訓練軍隊的人才哪里來,士兵從哪里來?一支軍隊沒有年,沒見過血,是沒什么戰斗力的烏合之眾,哪里擋得住女真人?”
“真要落實州牧、藩鎮制度,朝廷沒有錢糧、武器支持,地方上必定會向當地的豪商大戶索取,這些地主地頭蛇會答應,恐怕當場就反了,為女真開路。你以為朱允熥會想不到這些?滿朝文武會想不到這些?”
普渡慈航也知道不能太打擊手下的信心,其實現在抗擊女真的一線,關寧集團,基本上已經可以算得上是軍閥化了,道“不過可以把遷都、放權這些設想和讖言一起傳播出去,既然民心已經不穩了,那我們就再填一把火,讓它燒得更旺一些!”
謠言散布出去,手握重兵的將領會蠢蠢欲動,大明百姓更會人心惶惶,難以凝聚!
武力不行,就在輿論上下功夫!
普渡慈航清晰的明白,謠言,也許和人類的歷史一樣長,任何朝代,都不能杜絕謠言和陰謀論的野蠻生長。
人類無知、懶惰、喜好攻擊,而且還好奇,既懷疑又輕信,富有戲劇性的東西更讓人印象深刻,思維上就有問題,難以找到正確的方法認知事物的本質。
這個世界是不透明的,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底層百姓想要知道真相就更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外面那些草民的智商,能分得清事情的真假嗎?大明朝廷早已喪失了公信力,辟謠有人信嗎?廣大的百姓根本就不信任大明朝廷!
謠言只要一形成規模,再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起來,殺傷力大的無法估量!
可以想象得到,只要這波謠言散發出去,朱允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生吞這枚苦果,反正普渡慈航是想不到有任何辦法可以挽回。
讓本就一片渾濁的大明這池污水更加渾濁!
普渡慈航在心里默默的為自己點了贊,根本就不用他拋頭露面去展現神跡,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