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采臣看著一臉嚴肅,語重心長說話的諸葛臥龍,心下震動,知道諸葛臥龍這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可以信任的晚輩,不希望自己功利心太重,走了歪路。
他鄭重的點了點頭。
諸葛臥龍道“人心易變,的溝壑千變萬化,功名利祿,財權美色,無時無刻不再腐蝕著人們的心靈,迷失本性。但這世界上終歸是需要有人來做出表率的,看透俗世的紛擾迷亂的表象,為我大明百姓開萬世之太平!”
“而你,有這個機會,也有這個能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自秦漢以來,歷史一直在重復,一個皇帝換另一個皇帝,輪流坐莊,從來就沒誕生過促進社會體制進步的歷史性變革。受苦受難的永遠是百姓,就沒有一個朝代能讓百姓徹底擺脫炮灰的命運。
朱允熥又是另一個皇帝,而且他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功利心太重,殺性太大,未來不知道會把大明帶到什么地方。
他太自以為是了,聽不得任何勸告,所有人都要按他的思路行事,妥妥的暴君之相!
寧采臣也躬身施禮,道“學生記住了!”
“天下有志之士多矣,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陛下為核心的朝廷周圍,就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讓大明永遠是世界之巔!”
他在諸葛臥龍那里請教了很多學問,自稱學生也是沒問題的。
諸葛臥龍深深看了他一眼,搖搖頭,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沒說話,走了。
望著他消瘦但挺拔的背影,寧采臣久久不語。
阿青跟在他們身后,此時見兩個說完了話,走了上來,驚醒了寧采臣。
“怎么啦,有什么問題嗎?”
寧采臣回過神來,灑然一笑,道“沒什么,諸葛臥龍想要做思想大家,想要做圣人!”
他知道,在這一刻,諸葛臥龍升華了,他想要從精神文化和人文思想上來改變大明百姓,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制度。
諸葛臥龍有聲望,有學問,他發表文章駁斥那些清流、腐儒,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會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寧采臣這類的小透明強多了。
但是什么叫拉幫結派,我那是團結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
如火的烈日早已隱去,溫差之下,稍微帶起了一絲晚風,輕撫在兩人的身上,為這嚴酷的夏日,帶了一絲愜意,也吹散了心頭的煩悶。
阿青纖纖玉指輕輕攏了下被晚風拂起的秀發,望著寧采臣的雙眸中露出疑惑的神色,在朦朧夜色里說不盡的嫵媚動人。
可惜,此情此景,兩人談的卻不是濃濃情話。
寧采臣知道她的意思,道“今日我們去學堂,那里匯聚天下最優秀的一批學子,有達官貴人的子嗣,書香世家的后代,還有其他民間的富商豪門之子,一些言論思想對他沖擊很大。”
阿青問道“是辯論輸了?”
“那倒不至于,我們贏了。”寧采臣也不得不佩服諸葛臥龍的博學,“他東西方,儒釋道均有涉獵,引經據典,天文地理,兵法歷史,術數格物,各種文章信口摘來,那些人哪里是對手?”
阿青疑惑道“怎么感覺他心事很重?”
寧采臣擺擺手,道“算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不說他了。”
他話鋒一轉,道“我跟你商量個事。”
“你說。”
寧采臣道“先皇駕崩,宮中的消息已經傳出來了,國喪期間沒人敢在明面上惹是生非,這些天我準備在府里好好溫習功課,帶陛下登基后請辭回鄉,參加秋闈鄉試,中舉后再回京參加明年的春闈。”
他四書五經已是嫻熟,跟隨朱允熥做事,所處的高度對策論也有信心,并不擔心不能高中,最多不過名次問題罷了。
阿青不解“你不是已經在太子麾下做事了么?怎么也是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