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當年在京都是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韓家傳承了多少代積累了富可敵國的財富,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覬覦韓家的財富。
韓家的宅子自然是不同一般的,經(jīng)歷過幾次的擴建翻新,占地面積很大。不然韓宵也不會為了保全這宅子主動把它借出去了。
之前宅子是作為幾個部門機構(gòu)的辦公場所,可比那些住了住家的房子保存的要好多了。現(xiàn)在看來當初韓宵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韓家的大宅有多個院子,除了后宅各個住人的院子,后面還有內(nèi)院廚房、傭人房、后花園等。前宅有會客廳、宴會廳、大廚房、傭人房、花園、車庫等等。
韓家大宅已經(jīng)不是那種傳統(tǒng)意義的四合院,有很多院子的建筑經(jīng)過一代代的改造融合了西式化的建筑風(fēng)格,倒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雖然之前宅子被占用過,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以前雕梁畫柱的影子。
幾個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這么漂亮的宅子。似乎逛都逛不完、看不夠。
而這大宅子就是他們的家,幾個孩子都很自豪。
韓義先他們之前從千源縣寄過來的行李已經(jīng)到了,周正燁都給放在了韓家暫時住的這院子里。
院子里周正燁也給準備了不少東西,做飯用的爐子、煤油爐都給準備了,木柴和煤也都買了一些。廚房里還買了一些糧食和蔬菜。
何雨涵和韓義先兩個人把郵寄回來的行李都拆包,從里面拿出了各種東西,再加上何雨涵從空間里偷渡了一些,家里吃的用的立刻就充裕了起來。
午飯何雨涵就簡單的做了肉絲面,這在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是不錯得飯食了,大家也都吃的很飽。
吃完午飯韓義先夫妻倆就先給幾位老人收拾房間好讓他們休息一下。
幾個孩子看到父母打掃衛(wèi)生也都跟著幫忙,人多力量大,很快他們暫住的小院就收拾的干干凈凈。各種生活用品歸好位,小院立刻就有了生活的氣息,變得溫馨無比。
房子先收拾一下能住人了,其它方面以后再慢慢收拾就是了
打掃完衛(wèi)生韓義先開始燒洗澡水,大家坐了很長時間的火車,都需要洗澡。
先讓幾個孩子洗了個干凈換上干凈衣服,然后三位長輩也好好洗了一個澡。最后是韓義先夫妻倆。
等大家都打理干凈了也都累了,晚飯草草吃了一些就都上床休息了。
三位老人住在正房,韓義先夫妻倆和孩子們都住在廂房。
一夜好睡。韓義先和何雨涵早早的就起床了,他們穿好衣服就悄悄地出去了,在外面狂了一圈帶回來了一些如焦圈、糖皮、果子、豆汁等京都特有的小吃給大家當早點。
孩子們沒在京都生活過,對京都的一切都很好奇。
韓宵、劉忠義吃著早點都感嘆不已。
劉忠義感嘆道:“都多少年沒有嘗過這家鄉(xiāng)的味道了。”
韓宵點點頭道:“是啊,這記憶中的味道還沒有變。”
韓義先夫妻倆不止買了早點回來,還帶回來不少菜、肉、蛋等吃的,大都是從空間里偷渡出來的。
雖然現(xiàn)在形勢變好了,但是物資依然緊缺,都是憑票購買,很多東西市場上都沒有供應(yīng)。
有空間在,何雨涵可不會委屈了自己的家人。
吃完早飯韓義先夫妻倆就開始洗衣服,一大家子人昨天換下來的臟衣服可是不少。
韓義先可舍不得讓媳婦自己一個人洗。再說以前就是在北里村的時候韓義先也是經(jīng)常洗衣服的。
孩子們的衣服小件的都是他們自己洗,韓義先夫妻倆一直在有意鍛煉孩子們的自理能力。
像是洗碗、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燒火什么的一些簡單的家務(wù)活,也會讓孩子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