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人也燒煤、燒木炭、木柴,但是并不會因此在家中儲存大量的煤炭或者木柴。
首先是買多了占空間。而且這些東西商店就有,一周買一兩次就行了。
而且倫敦大火剛過去,誰會在家里儲存這么多易燃物品的。
安迪設計的蜂窩煤和煤爐子,按照一天做三頓飯計算,每天要用6塊到8塊蜂窩煤。
平均一周要用五十塊左右的蜂窩煤。
所謂人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第一件事就是柴,可見人生對火需要的重要性。
開廠之后,馬上就是核算成本,不然沒辦法預計售價,因為使用的是自家的土地建廠,蜂窩煤成本意外的低,經過計算后甚至比燒無煙煤還要低。
在倫敦一先令能買到六十磅無煙煤。這是零售價格,安迪這里的蜂窩煤廠大量買到的無煙煤是一英鎊一千六百磅,相當于一先令八十磅無煙煤。如果去威爾士的煤礦那邊,一英鎊能買一噸半無煙煤(1噸約為2204磅)。
這樣做無煙煤的分銷就有不錯的利潤了。
安迪設計的模具打制的蜂窩煤一塊出廠時重三磅,全曬干后重量是兩磅半,而一千六百磅無煙煤加入百分之二十的其他混合物和少量水之后,最后能制成八百塊無煙煤。
算起來,蜂窩煤材料成本是每先令四十塊。蜂窩煤的其他材料,例如土、石灰、鋸末、水等,都不會比無煙煤更貴。
因為是機制蜂窩煤,兩個鍋爐工人,一臺蒸汽動力打煤機一個白天就能打三萬塊蜂窩煤。
人力成本和機器使用成本每天大約五先令,分散到三萬塊蜂窩煤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每塊蜂窩煤的成本,大約是零點三便士,如果有競爭的話,那就一便士三塊,絕對能搶占市場。
不過,銷售人員和運輸人員,也是要分利潤的。
最后安迪定下的價格是一便士兩塊蜂窩煤,一先令二十五塊蜂窩煤。
這樣二先令就能買下燒一個星期的蜂窩煤。
至于家庭燒無煙煤,每次做飯(英國家庭主要是自己做湯)基本要用八磅到十磅無煙煤。一天就是二三十磅。一先令買六十磅無煙煤,兩三天就用完了。
所以,英國自家做面包的家庭,都會一次烤好一個星期的面包。甚至干脆去外面的市場買面包——因為加上柴炭的費用,自家做面包的成本和外面買面包也不會差多少,畢竟面包房是可以大量批發柴炭和面粉的。
倫敦買煤燒已經是最便宜的選擇了,干柴和木炭的價格只能是更貴。
至于煤爐子,是鋼廠那邊負責生產。出廠價格是一先令一個,在成本之上稍稍加了一點價格。
十月份,天氣漸冷,買了蜂窩煤和煤爐子的倫敦人很快感受到蜂窩煤的好處,那就是,整日燃燒的蜂窩煤爐子在室內可以去除室內的濕氣和寒氣。
現在倫敦大火之后剩余的一個房子住上兩三個家庭都是很正常的。
畢竟不可能突然變出一萬多間民房來給倫敦災民們居住。
蜂窩煤爐子另一件好處就是隨時可以得到熱水。
只要在蜂窩煤爐子上面蹲一個鐵皮水壺,,哪怕封火的時候,余熱也會不斷加熱鐵皮水壺,要用熱水就變得特別方便了。
至于鋁皮水壺,那真是想多了,至少十七世紀是不存在鋁皮水壺的。拿破侖稱帝后賜宴,手下大臣將軍都是用金碗吃飯,唯有拿破侖皇帝自己用鋁碗吃飯,因為天然鋁在自然界中,是比天然黃金更加稀少的存在。
安迪就是一個煉金藥劑師,并不太懂電解鋁的技術,不然安迪自己早就賣鋁碗發財了。
處理完蜂窩煤廠的價格核算,安迪和王宮的御馬主管佩皮斯一起去了倫敦西區的一家荒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