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法國紅衣主教馬薩林任首相,為了應對即將結束的三十年戰爭,將法國各地的收稅權利,賣給了包稅商人。
已經花了大價錢買下包稅權的包稅商人既然要大撈一筆,自然會加大收稅力度,法國底層本來就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民眾開始抗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事結局是受到同樣亂征收稅務的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將路易十四母子嚇得夠嗆,最后和國內擔心民眾覺醒的資產階級達成了和解而告一段落。
約克公爵說話間又爆出一個大料:“國會,主要是上議院,對這事并不上心,甚至是不支持。”
然后約克公爵自己解釋說:“就算皇帝陛下拿下了法蘭西,也不可能將法蘭西的土地大量封賞給現在英格蘭的貴族。法國不同于愛爾蘭。法國本身是有許多貴族的。數量也遠遠多于英格蘭,哪怕戰后只剩下一半,也比英格蘭現在的貴族多。到時候上議院是現在的貴族們做主呢,還是未來法國的貴族們做主呢?”
果然成年人只看利益。按理說,開疆擴土,這是一個帝王萬世偉業的基礎。
但是上議院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就和國家的利益以及國王的利益有了沖突。
法國一半的貴族數量,就高于英國,如果兩國合并,法國貴族輕輕松松就能在上議院取得投票數量的優勢,尤其是事關英格蘭和法蘭西兩地利益的提案。
英格蘭貴族對這事不上心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這世界,是屁股決定腦袋。
就算英國的保王黨,也不是一定要聽查理二世的,保王黨只是認為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國王,至于是查理三世還是詹姆斯二世都是無所謂的。
至于查理二世的想法,安迪也能理解,現在查理二世就是個蓋章機器。
查理二世為了提高自己的話語權,自然會選擇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開疆擴土。
這也是一個帝王名留青史的最快辦法。
吞并的印度地區,對于現在的英國皇室來說只有一些財政來源。現在印度是英國的領土,但印度的貴族不是英國的貴族。
這就是殖民地的悲哀了。
但是法蘭西不一樣,都是歐洲國家,兩國王室都是出身哈布斯堡家族,兩國貴族論起來也多有親戚關系。
查理二世,大約是要借著吞并法蘭西的機會,讓法國貴族和英格蘭的貴族去內斗,這樣查理二世才會有更多的話語權。
果然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看來真心想做蓋章機器的皇帝,幾乎是不存在的。
雖然這未必是查理二世自己想到的,大富之家都要養一些篾片幫閑,信陵君門下三千食客,查理二世手底下有一票智囊團也是可以理解的。
離開約克公爵家,安迪回家后安排管家唐恩去租庫房,找人收購糧食等。
戰爭時期,糧食沒有不漲價的,自己不投機別人也會投機。
現在英國因為剛剛平定了愛爾蘭叛亂,糧食價格一路走低,畢竟愛爾蘭其實也算是英國的糧食供應地之一。
愛爾蘭叛亂期間,英國甚至需要從歐洲甚至新大陸進口糧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英國糧食不能完全靠自己。就算英國人餐桌上的鱈魚大多也都是從荷蘭進口。
英國人的圣誕節期間,從法國傳來消息,法國各地的投石黨又和法軍打起來了。
路易十四性格上專橫跋扈好大喜功,但是卻又是一個無能之輩,在他親政的幾年時間內,法國底層百姓的生活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法國的貴族和資產階級,對于掠奪底層的財富卻絲毫沒有手軟過。
英國和西班牙貴族王室,固然也過著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但是這兩個國家是有著龐大殖民地輸血支撐的,沒什么海外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