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這一天,近衛軍大營外專門打造的足球場內,一場足球賽正火熱上演。
這是蘭芳國的第一場足球觀看賽,參加的都是近衛軍中的成員。踢球的技術也就是馬馬虎虎,主要看的就是士兵之間的配合,以及肉體激烈碰撞在一起的爽感,吸引了很多蘭芳國百姓圍觀。
畢竟在這個時代,娛樂活動少得可憐。大家閑暇時間,除了嘮嗑就是干瞪眼!
好不容易聽說城外大營開放,可以免費進去觀看球賽還不得全家老小齊上陣。
以致當天足球賽現場火爆得出奇,大人孩子,攜老扶幼,全擠在剛搭的觀眾臺子上。
使得正在場上進行熱身運動的將士們都有點緊張的感覺了,看來這一次真的有點賭上軍人榮耀的感覺了,雙方球員的眼神激烈碰撞在一起,場面十分火爆。
“我去!這么多人!這是搞運動會開幕式嗎?”羅蘭芳坐在專門為他準備的超級看臺上,環顧了一圈后心里有些訝然。
為了豐富蘭芳國百姓的業余活動,也為了推廣強身健體的優良國策。所以羅蘭芳設定了一個體育強國的計劃。
首批入選的體育項目都是后世耳熟能詳的,例如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
但是論觀賞效果來看還是足球和籃球更占優勢了。
至于為什么主要推廣足球也是有兩點考慮的
一是足球這個運動不論是從運動強度,還是場面火爆程度都能夠達到體育強國的標準。
如果說選擇一些小眾的項目的話注定是無法推廣到大眾層面的。
二是羅蘭芳被后世的中國足球給氣到了!那么臭,讓球迷的心碎了一地又一地。正是抱著一雪前恥的想法,足球就成了推廣的首先。
從歷史文化淵源來看也是更合適的,《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這些史料記載,蹴鞠在戰國時期便已誕生,只是那會不叫蹴鞠,叫“蹋鞠”,在漢以后,才叫“蹴鞠”。
到了宋朝時期,蹴鞠的發展達到了高潮,蹴鞠早已經不是貴族之間的游戲,而是演化成了國民運動。
宋朝蹴鞠的發展,不僅得益于物阜民豐,生活環境,還得益于皇帝的喜愛,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等人都是蹴鞠的愛好者。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勝焉,在皇帝的推崇下,蹴鞠不再是簡單的運動,而是逐漸演變成了禮儀活動,民間也逐漸掀起一陣蹴鞠熱潮。
足球的制作方面也是拿來就用,根本就沒有什么技術難度。
《漢書》記載說“鞠,以皮為之,中實以物”。
這極大地限制了蹴鞠的彈性,讓蹴鞠失去了其原本的靈活性,缺乏其中樂趣。
唐朝時,出現了充氣球。唐代仲無頗的《氣毬賦》“氣之為球,合而成質”
到了宋朝時,蹴鞠的制作工藝就進一步做出了重大改良。
首先,它的制作材料由簡單的皮革,變成了動物膀胱或者皮囊,而且延續了唐代的充氣球,摒棄了實心球。充氣球不僅增加了其彈性,還減小了蹴鞠對人體沖擊造成的傷害。
其次,宋朝蹴鞠除了在材料工藝上有其創新性,在外表上也有其獨特性。
在漢朝時,蹴鞠僅僅由兩片簡單的外殼,而到了宋朝,球殼已經發展到十六片,球體也更圓,且宋朝蹴鞠“正重十二兩”,約為470克,就算在后世也已經達到標準。
在賽制上羅蘭芳倒是采用了后世的十一人一隊的規制,畢竟后世也看習慣了,不改也算是給自己留點念想。
足球除了有娛樂性和競技性外,它在軍事方面也起到重要積極作用。
漢朝時,就將蹴鞠歸位兵技,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