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嘉說的很詳細。
春寧園的比賽,主體規則是“守擂戰”。
每一支戰隊,都會派出五名主力隊員,按照先鋒、次鋒、中堅、副將和大將的順序,登臺較量。
兩支隊伍的主力隊員,在擂臺上進行戰斗,勝者自動成為擂主,迎接對手的下一名選手。
比如甲隊先鋒擊敗了乙隊先鋒,就要面臨乙隊次鋒的挑戰。
如果甲隊先鋒實力很強,又贏下了次鋒,那就要迎接乙隊中堅的挑戰了。理論上講,如果一個選手的實力足夠強悍,是可以做到一穿五,直接打到對手的“大將”的。
不過,春寧園的比賽,很少會出現這種情形,就連一穿三都比較少見。
這是因為春寧園比賽有一項特殊規則:
圍攻機制!
每一支隊伍,除了從先鋒到大將的五個主力之外,還設有兩名“游擊”!
每一輪比賽,游擊員都可以在符合規則的情況下加入戰場發起奇襲,配合己方主力進行二打一,這一規則被稱為“GANK”。
甚至兩名游擊員可以同時加入戰場,配合己方主力形成三包一!這就是“圍攻”。當然,每支隊伍只有兩次派遣游擊員的資格,用光就沒了。
也許有人會說,被GANK或是被圍攻的一方,也可以派自家游擊員登場,形成二打二甚至三打三的局面。
很可惜,圍攻機制有一項補充規則。
其中一方派遣游擊員,發動GANK或圍攻的時候,另一方不得派遣游擊員進行支援!
也就是說,被圍攻的人,只能依靠自己。
接上面的例子,甲隊先鋒很厲害,牢牢壓制住了乙隊先鋒,即將取勝;這時乙隊的第一名游擊員參戰,對甲隊先鋒發動GANK。
這時,甲隊的游擊員是無法參戰的,只能靠甲隊先鋒自己戰斗。
最終有可能造成逆轉,乙隊先鋒獲勝。不過乙隊也付出了一次游擊的代價,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只剩一次派遣游擊員的機會了,而甲隊還有兩次,算是不虧。
如果甲隊先鋒實在牛叉,一打二還能反殺兩個,把乙隊先鋒、游擊部擊敗,那就血賺了。
當然后一種情況很難出現,看到一打二要被反殺兩個的時候,乙隊教練只要不是笨蛋,肯定會直接派出第二名游擊員,對甲隊先鋒發起三包一的“圍攻”!
所以說,一神帶四坑的隊伍,是很難在春寧園的比賽中走遠的。那些春寧園名校,都是整體實力強大的隊伍。
游擊位,就是專門對付那種“一神帶四坑”隊伍的殺手锏。
江城覺得這種賽制,似乎有違競技比賽的公平精神。
不過,江城不是黃顯那種咋咋呼呼,一有問號就非要問到底的性格,只是暫時將這疑問埋在心中。
也許是自己了解的不夠深入,這種圍攻規則,可能有某種深意存在?
曾嘉看著江城:“現在你明白了?主力隊員為什么是5+2……”
江城點頭:“有兩個負責游擊的學長,也算是主力。”
“不對,”曾嘉笑著搖頭,“兩個游擊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在比賽時,教練可以根據對手的風格,派出克制對方的游擊員,是從體替補隊員里面挑選。不管挑選了誰,只要登場,都算是用掉了一個游擊位置?!?
江城恍然,這樣看來,主力隊員還是只有五個。
只不過,替補隊員也有出場機會。
五個替補隊員,分享每一輪比賽的兩個游擊位,純數學角度應該是每輪比賽40%的出場可能。
兩人說著話,走進了更衣室。
曾嘉換上自己的隊服。隊服黑底白紋,簡潔大方,胸前還有“皋城第一中學”的白色?;?。
江城在曾嘉的背后,看到了一個號碼: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