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三父子在各逞心思,我和諸葛老大卻安坐于八陣圖內,靜候司馬懿大軍自投羅網。
約莫半個時辰過后,有士兵上來高臺向諸葛老大報告說:“敵軍已接近吾軍,尚離吾軍約三里,觀其人數應為三萬余,打的是‘司馬’之旗號。”
諸葛老大當即問道“此軍后方可還有來兵?”
“據報,此軍后方煙塵彌漫,似有五六萬兵馬跟隨其后。”
“嗯,敵情吾已知曉,汝速去傳令諸將,全軍嚴陣以待,只待敵軍沖陣。另,汝速去找到張苞將軍,令其務必依計劃行事,莫要魯莽沖動,壞吾大計,汝速去吧。”
“諾。”
士兵下去傳令后,又過了約兩刻鐘,敵軍那邊隱隱傳來幾聲大喊,然后又變成齊喊,隱約似是喊“死戰”,聲音漸漸變大,而敵軍亦漸漸逼近,我被敵軍氣勢嚇了一跳,心里不禁疑惑“敵軍已經是窮途末路,為何還有如此氣勢?”
原來司馬師在前方士兵發現諸葛亮大軍后,便立刻依照自己之前所想,令諸將約束兵馬,不得擅動,如有擅動者,立斬無赦,約束兵馬后,即到自己所在處進行陣前議事。
待諸將到來,司馬師便向眾人言明如今前路已斷,后方還有大軍壓陣,眾人若不死戰拼出一條生路,定必尸骨無存,魂魄亦不能得返家鄉。
諸將細思如今之境況,并懾于后方司馬懿之勢,全都明白,今日若不拼死血戰一場,真的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一念至此,諸將便紛紛承諾,此戰定必唯司馬師之馬首是瞻,誓要約束好部下士卒,浴血奮戰,拼死沖殺出一條生路云云。
司馬師微微頷首,勉勵諸將稍后定要奮戰殺敵,待會這邊將有誓師之詞,還望諸將配合一番,然后便命諸將下去好好準備了。
諸將領命后便下去向各自所部傳達軍令,待傳達軍令完畢后再過片刻,即聽到司馬師那邊傳來陣陣“死戰”之聲,還混雜著不少敲擊盾牌和盔甲的聲音。
聽到這些聲音,諸將頓時了然,這應該是司馬師剛才所言的誓師之詞了,于是便紛紛領著各自所部附和其聲。
等到全軍各部之聲音漸趨統一,又聽到司馬師那邊傳來沖殺之聲,然后司馬師所部便向敵軍大陣沖殺而去。
諸將一見,立刻明白此事無法善了,退則難逃國法懲罰及司馬懿的報復,進則要力抗應該是諸葛亮所率領的大軍,進與退都是九死一生,當此情形,只能咬著牙關往前沖了,只希望萬一自己戰死,家中亦能得到少許撫恤吧。
前軍諸將抱著這種心思往敵軍沖殺而去,而后方軍中數名裨將得知司馬師帶著前軍往敵軍陣中殺去,既怕主將有失,軍法難容,又忌憚身后司馬懿所領的督戰之軍,只能各領人馬往前方支援司馬師去了。
司馬師卻甚是奸狡,眼見前軍全數兵馬已被自己帶動沖向敵軍,便于距敵軍約兩里處開始勒住自己所部兵馬的腳步,慢慢減緩步伐,卻指揮后面沖上來的士卒繼續沖向敵軍。
就這樣,司馬師在距離敵軍約一里處便站定腳步,駐軍于此,豎起“司馬”大旗,反指揮著陸陸續續前來的士卒拼死去奪取生路。
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身為父親的司馬懿心狠手辣,自己退兵卻不知會張郃,結果順利坑死了張郃。
如今司馬師亦是有一學一,詐作帶頭沖鋒,卻最后明哲保身,用主將之威權逼著友軍去跳坑。
真的可算是虎父無犬子,狼爸有狼崽了。世家之人,心性之涼薄,亦可見一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