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全部人在內(nèi)侍、宮女的招呼下,依次按等一一在各自的座位內(nèi)坐定后,劉禪陛下便隨后而來,全部人當即站起身來迎接陛下的到來。
劉禪陛下去到殿內(nèi)中央最上首的大案后坐下,然后雙手虛按,讓所有人統(tǒng)統(tǒng)坐下,待全部人重新坐定后,劉禪陛下就命令內(nèi)侍開宴,殿內(nèi)當即響起了編鐘的樂聲,這就是“鐘鳴鼎食”里的“鐘鳴”了,乃是這個時代音樂之正聲,非大貴之家不可用。
隨著樂聲的響起,不久之后,就有一眾宮女各自捧著不同的菜肴走上殿來,并在各人的酒案上布置起來,我仔細一看,原來卻是三鼎肉,分別是一鼎羊肉、一鼎豬肉、一鼎雞肉。
而這里面,羊肉是切件的,豬肉卻是一方,雞肉就是整只了,這個時代,最常見的就是這幾種肉了,另外漢代其實十分盛行吃狗肉,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頭號猛將樊噲就是專門殺狗的屠戶,而劉邦本人也是很喜歡吃狗肉的,不過可能味道有點大,不太適宜宮廷宴席,所以今日的席上沒有狗肉的出現(xiàn)。
至于牛肉的話,在這個沒有機器耕種的年代,牛就是耕種的主要畜力了,連貴為天子也不能無故吃牛肉,也就是說天子也不是想吃牛肉就能吃牛肉的,必須要有由頭,當然了,身為天子,如果確實想吃的話,自然是有辦法的,不過如果時常吃的話,估計難逃史官之筆了,一句“不恤民力,輕慢社稷”的評語就夠人難受的了。
而諸侯之類,更是除了祭祀之時才能嘗到牛肉,平日卻是幾乎吃不到牛肉的了,至于一般百姓的話,那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千古名句,就充分說明了情況,肉都少有機會食用,就更不用說牛肉了。
所以眼前的三鼎肉,真的就已經(jīng)算是這個時代的最高款待規(guī)格了,就如今殿內(nèi)將近六十人的數(shù)量,光是雞都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了,除了皇家飲宴之外,真的是少有如此侈靡的宴席了。
不過今日飲宴既算是慶功之宴,亦是劉禪陛下首次搬進長安宮殿后的大宴,等于后世的喬遷之喜了,稍稍隆重點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菜肴布置妥當,一眾宮女就轉(zhuǎn)身離去,而眾人自是不敢妄動,全都垂手端坐,抬頭望著劉禪陛下的動作,劉禪陛下也早已習慣這種場面,大方地率先伸出筷子,在鼎內(nèi)夾起一塊羊肉,放進口中慢慢咀嚼,然后抬手示意眾人起筷吃喝。
眾人得到陛下的示意,便放松下來,各自伸出筷子夾向自己眼前的菜肴,稍過片刻,待眾人吃喝一通,都有了一小半飽之后,劉禪陛下便舉起自己眼前的酒爵,邀在座眾人同飲此爵,眾人自是紛紛響應,各自舉起案上酒爵,齊齊共飲一爵酒了。
眼見眾人都飲下了此爵酒后,劉禪陛下就借口宮中新定,還有不少事務需要處理,然后就起身離去了,這就是上位者的避席了,以暗示酒宴中的眾人大可以盡情吃喝,盡興而歸。
于是眾人盡皆起身目送劉禪陛下走出殿門,然后才重新坐下,如此一來,氣氛頓時不同之前,大是輕松下來,就連諸葛老大都有不少人上前敬酒了。
而魏延、張苞等人又來找我拼酒了,不過幸好我早有準備,順帶將他們帶到馬岱、馬鐵那邊,然后一班人就在酒席上混戰(zhàn)起來,有了馬岱、馬鐵的加入,我頓時受到了不少照顧,他們也正好與魏延、張苞等人混熟,于是我就正好置身事外,少喝了不少。
如此酒宴,持續(xù)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然后還是諸葛老大率先離席而去,接著就有人跟隨離去,慢慢地眾人也逐漸離去,走出了長安宮殿區(qū)域,此次酒宴就正式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