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氣師師寧可相信反賊方臘,也不信他李彥。
明知道起義不能成功,卻依舊倔的跟頭牛一樣。
皇帝是那么好殺的?
即便把趙佶殺了,人家還有兒子,孫子,趙家江山還在,討伐方臘的大軍絲毫不受影響,結果還起一樣。
可你張師師呢?
皇帝去教坊難道沒有御前侍衛跟隨?
就算逃出教坊,汴梁城門一關,你又將如何?
李彥想不通,以師師的聰明伶俐,怎能看不透計劃里的缺陷。
這完全是一個不給她留任何生路的計劃。
幾次研磨,真有心寫下一紙休書,可又落不下筆。
一想到師師父母亡故,孤身在外,如今更是被卷進反賊的圈套里,便于心不忍。
休書好寫,不過十字,便能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可這幾十字會毀掉一個女人的一生啊。
思來想去,李彥發現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才生起悶氣。
不巧的是昨晚輪到煙九娘,帶著一肚子火的李彥邁進院門,便看到范二在煙九娘這里請示工作,這讓他瞬間“爆炸”,直言罵范二吃里扒外。
范二不敢回言,連連點頭,隨即找個借口溜了。
可煙九娘不是溫吞性子,從小到大幾乎很少會受到委屈,唯一一次還是在八椽廳那次,可即便是那次,煙老五也沒有對她大吼大叫。
而且,煙九娘自認為是處于好心替李彥管理生意,卻惹來一句吃里扒外。
本來與李彥分住兩府,她心里就頗有些忌諱,有時候覺得不像是一家人,李彥每次來都如寄宿一般,“你煙家”“你房間”“你的床”“你飯菜”等等一切用詞,都異常生疏。
考慮到李彥背著倒插門恥辱的名聲,也是不易,所以,一直隱忍沒發。
可這一次卻實在忍不住了,連本帶息盡數翻了出來。
要不是有機靈的丫頭喊來李瓶兒,看煙九娘的架勢,估計最后會給李彥寫一封休書,也說不定。
……
車內的氣氛終究沒有緩和,李彥和煙九娘各倚一角,誰也不理誰。
只有李瓶兒不厭其煩的勸說李彥,上到朝堂盡量少說話,要么干脆不說話。
隨著馬車一路前行,街道上開始安靜下來。
耿大郎敲了下車門,道“姑爺,到宣德門了,所有人都要打此處下車步行入皇城。”
李彥應了聲,當鉆出車廂的那一刻,只聽煙九娘淡淡的說一句我錯了……
“是我錯了。”李彥回了一句,便跳下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