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大內,沿中軸御道過宣德門進大慶門有一處闊約萬平的巨大廣場,又名大慶殿前廣場。
此時,正有數百名官員排列整齊的分站倆側,于正中御道上,擺有二十張矮桌,無凳,但有一黃色蒲團。
李彥等人研禮完畢,便被老太監帶到此處進行筆試。
身為會試第一名,李彥自是坐在最前排的位置,本是無上光榮的事,可他卻高興不出來。
因為李彥從倆側官員的臉上看出了期待之色。
每個人的表情都異常嚴肅,屏氣斂息,全神貫注的盯著他,這讓他感受了到巨大的壓力。
優雅的鋪平宣紙,慢條斯理的填飽狼毫,舒展一下四肢,理了理袖子,做了一大通小動作后,這才將筆尖置于紙面上。
但,半晌不動……
官員們逐漸失去耐心,由期待變成了疑惑,又由疑惑變成了質疑。
一刻鐘后,見李彥還是一字未寫,不禁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這些人皆是文官,自然對會試也有關注,當得知考題是一百位古人的時候,無不驚駭,一致認為,無人能解答圓滿。
如今看到李彥這副模樣,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測,那摞近乎完美的試卷絕不是出自此人之手。
反觀第二名的楊若冰,拿到考卷后愣了一下,問監考官金是哪一國?
此一問迎來眾儒生的附和,紛紛表示不知道還有金國。
因為,考試的題目為聯金伐遼,而金國原本是極北之地一支名為女真的小部落,興起并沒有多久,又一直在關外和遼兵作戰,與中原未有任何交集,所以不知道也不足為奇。
待監考官解釋完,楊若冰緊鄒眉頭,思慮良久,開始奮筆疾書。
而李彥還在端著毛筆,擺著書寫的姿勢,依舊一字未動,聽著官員們低聲細語,心道這次算是丟人丟到家了。
索性豁出去了!
“咳。”李彥輕咳一聲,吸引官員們的注意,暫時停止議論,又投來期待的眼神。
李彥不緊不慢的拉動筆鋒,寫了個提手旁,引來官員們的驚呼
“寫了,寫了。”
“快看,他寫了。”
李彥暗中苦笑一下,緊挨著又寫了一個丁字,然后緩緩的放好毛筆,吹了下墨跡,搓著手對監考官道大人,在下答完了。
啊?
官員們驚詫的瞪大眼睛,下巴掉了一地,會試寫了半丈高,殿試卻只寫一個字,這是什么意思?
監考官也一臉茫然道“真,真的寫完了?”
李彥肯定的點了點頭。
他也想多寫幾句,但奈何對繁體字只認識,不會寫,本來想寫“必須打”三個字。
可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繁體的“須”字長什么樣。
所以,只好就寫一個“打”字。
“您確定不改了?”
“不改了。”
聽到李彥再一次堅定的回答,監考官無奈的卷好卷紙,遞給身旁的一名小太監,那小太監舉著卷紙向天慶殿跑去,嘴重復的喊道陽谷縣李彥試卷……
“大人,他要拿去哪里?”李彥羞紅一張臉道。
“當然是交給圣上和諸位大臣評閱。”監考官道。
“哦。”
李彥低下頭,腦中快速的思考著下一步該怎么辦,交一個字的殿試考卷,從古至今他算是第一個,也絕對是最后一個。
如此驚世駭俗,不用想就知道會引起嘩然,肯定會遭來非議,得提前想好一個縝密的解釋才行,否則會試作弊就露餡了。
……
大慶殿里,氣憤異常古怪。
趙佶百無聊賴的坐在龍椅上,厭煩的聽著殿下倆派無休止的爭吵,他的內心異常焦慮,只想著快點結束殿試。
因為今早有太監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