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那俊郎身后彎腰跟進一人,身高過梁,大腦袋、大眼睛、大鼻子、大嘴,所有的器官都比平常人大上一倍,手里拎著一根造型駭人虎頭仗,煞氣凜凜,真可謂是一員虎將。
這二人正是李彥和傻大個宋三。
武松和燕青奉宋江命令去給眾人尋找吃食,二人在村莊里兜轉一圈后,發現都是窮苦百姓,哪有多余的糧食夠他們千人吃。
走投無路,只好重操舊業,做起老買賣。
很巧,正當這二人劫持一輛運糧車的時候,李彥和宋三及時趕到,本想做一番行俠仗義之事,可走到近前認出是武松和燕青。
李彥下馬詢問,燕青苦著臉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講述一遍。
李彥走到糧車旁,問道:“老哥兒,你這糧食賣不賣?”
那糧商早已嚇得神志不清,哆哆嗦嗦道:“好漢饒命啊,小老兒爛命一條死不足惜,可你們要是搶走糧食,我一家七口得餓死啊。辛苦一年就產下這么些糧食,本來在本縣也能賣,可聽人說運到鄰縣能賣個好價錢,我也是一時糊涂,世道這么亂,我還亂走什么……”
李彥打斷道:“老哥兒,不用怕,我是買你糧食,你運到鄰縣賣多少銀子,我就給你多少銀子。”
最后,李彥連馬車一并買下來,當掏銀票的時候,燕青的眼睛都綠了,不自由的咽口唾沫,心道:打仗賣命有什么用,真不如跟著這位小財主混。
當然,這是他心里的想法,并沒有對別人吐露。
……
有米便可以埋鍋造飯,營地里又歡聲笑語起來,這群粗漢子好像天生樂觀,他們只會為今天的肚子憂愁,完不在乎明天有沒有飯吃。
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才會不計后果的沖鋒陷陣。
李彥看到宋江跪在地上謙卑的姿態,心里很不舒服,也可能是自帶的刻板偏見,從前世看電視劇的時候就討厭宋江。
所以,并沒有及時去扶,而是對屋內眾好漢一一施禮,宋江趴在地上倒也不急,因為他這種人的性格就是,只要比他大的官,那做什么都是對的。
但有和宋江要好之人看不下去了,首先就是軍師吳用,而后是李逵,花榮等。
李逵直腸子,瞪大眼睛道:“俺說小李哥,宋大哥可給你跪好一會了,你是不是當了大官,便不把我們梁山兄弟放在眼里,你可別忘了,那日要不是我們幫忙,你早就死了,還哪有今日的威風勁!”
“小子,敢和我家大人這么說話,我看你是找死。”宋三舉起虎頭仗道。
李彥止住宋三,而后故作姿態,表現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忙敲著腦袋道:“哎喲,是小弟的錯,一時疏忽,沒有看到宋大哥,快,快起來。”
雖然嘴上客氣,但手上卻沒有任何動作,按理說應該上前攙扶,最不濟也象征性的做一個攙扶動作,可李彥皆沒有。
他之所以這樣,其實另有原因。
一路上從燕青嘴里聽到梁山的慘狀,他多少能想到現在眾好漢的心情,所以,他就是想與宋江“分庭抗禮”,或者說要是取而代之。
既然主意已定,肯定要擺明態度給眾人看,所以自然不會給宋江好臉色。
經過一番試探,李彥對眾人的反應很是滿意,只有寥寥數人還依舊對宋江保持恭敬心,大部分都冷眼旁觀,可以看出,宋江已失去人心。
“李大人此次前來可帶圣諭啊?”宋江從地上爬起來,絲毫不覺得羞辱,反而火急火燎的詢問他的仕途。
李彥這才仔細打量下宋江,只見此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三角眼,厚嘴唇,顎下胡須收拾的異常板正,只看樣貌就能猜出是虛偽之人。
“沒有。”李彥頓了下,又道:“宋大哥恐怕聽不到圣旨,只能聽到童樞密使的軍令。”
“此話何意?”宋江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