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輔的結發夫妻王楊氏年齡約摸三十六七多歲,長得很周正,頗有些熟女韻味,但也只是中上等一類,并不是特別出眾的那種,不要說和“皇后”比,就是前兩個帳篷里的“妃子”,也有好幾位要勝過她的。
而童貫把她安排在最后的帳篷里,和“皇后”享受同等“待遇”,很明顯不是單純沖著樣貌,更多的是因為其身份。
如果說蔡京和梁師成是冤家對頭,那童貫和王輔就是死敵。
依童貫變態的心性,又怎會放過這么好侮辱死敵的機會。
可憐王楊氏先做方臘的人質,終于望眼欲穿的盼來朝廷軍隊,卻不想又遇到一個心里不正常的閹人。
李彥不由得嘆息一聲,說起來王輔也是他的仇人,可即便有血海深仇,他李彥也不會對一個弱女子下殺手。
但……利用一下也是可以的。
李彥旋即露出恭敬的態度,“原來是夫人啊,失敬失敬,李某與王少宰同朝為官,而且關系甚近,所以李某攀高叫您一聲嫂嫂。
嫂嫂無須再擔憂,李某定安然無恙的將您送回府。”
出乎意料的是,王楊氏異常冷靜,若是此事放在另一位女人身上,不說會喜極而泣,那也是感恩涕零。
畢竟劫后余生的這種感覺確實值得如此。
出乎李彥意料的是,王楊氏連一滴眼淚都沒掉,當然也沒有站起來,穿好衣服后,瞇著眼睛的注視李彥,半信半疑道:
“大人真的和我家相公要好?不會又是那閹人的陰謀吧?”
李彥正色道:“嫂嫂多慮了,那童貫已死,怎還會有什么陰謀。”
王楊氏的一雙眸子死死的盯著李彥良久,終究沒有發現破綻,才深吸一口氣,翻身跪在地上,“婦人求大人一事,還請大人務必答應。”
“嫂嫂盡管說,李某必力以赴。”
“婦人不幸落在閹人手里,本該一死以保貞潔之身,奈何那閹人用我三個孩兒的性命相威脅,這才茍活至今。既然大人與我家相公要好,婦人也就沒有牽掛,求大人將他們帶回京都,不知大人能否幫忙?”
李彥聽出話里的意思,王楊氏這是要尋短見啊。
不禁多留個心眼,接著攙扶的機會,離王楊氏近了很多。
“嫂嫂即便不說,李某也應該如此,定會將三位侄子安然無虞的送回去。另外嫂嫂也不要想不開的好。”李彥勸解道:
“李某非常敬佩嫂嫂的貞烈,但此事也并非嫂嫂能決定的,有此心就夠了,何必非要走那一步?想來少宰大人也會理解嫂嫂,更不希望嫂嫂撒手人寰。還請嫂嫂多為孩子想想,堅強的活下去,陪著他們長大成人才是最重要的啊。”
王楊氏深受感動,抿了抿嘴,鼻子發酸,眼睛通紅,但硬是剛強的將眼淚咽了回去,“我主意一定,大人是攔不住一個一心尋死之人的。”
嗯?
李彥微微一怔,心道:這王楊氏倒聰慧的很,知道自己要阻攔她自殺,看來也非尋常人家的女兒,難怪王輔不惜做反賊也要保護妻兒的安。
“雖然理是這個理,但李某不會讓嫂嫂在李某眼前自殺而不顧,所以,還要再委屈下嫂子,等見到少宰,你們夫妻二人怎樣,那李某就管不到了。”
說著,李彥撿起繩子,又重新把王楊氏綁上,甚至比以前綁的更緊了。
王楊氏知道沒有李彥力氣大,倒也不掙扎,只微微嘆口氣。
綁好之后,李彥把韓世忠叫進來,把王楊氏身份如實說出來,讓其為王楊氏安排兩名可靠的丫鬟,謹防自殺。
童貫打仗帶出來的丫鬟還是很多的,兩個靠譜的人,還是很輕松的,所以點頭答允。
等韓世忠和王楊氏離開,李彥立即換一副嘴臉,仔細打量下“皇后”,雖然有些狼狽,臉色也略有蒼白,但依舊美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