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出各種手段,先樹立幾個典型,簽下一年的合約,而且是先付錢那種。
只需要在大堂的角落留出一平米的空間,就能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只要不傻,基本每個商家都會同意。
當然,李彥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把同類商品放在同類店鋪里推銷,在怡樂樓的大堂里擺醇樂樓的酒,不被丟出來才怪。
不以盈利為目的商業行為讓煙九娘好不舒服,這幾個月花錢如流水一般,儼然已經入不敷出了,若不是家底雄厚,恐怕早就把積蓄掏空,可還是惹來煙九娘一次又一次的財務赤字警告。
李彥聽在耳朵里,做到心中有數,只要計劃成功,就能搬倒蔡京,他便可以取而代之成為大宋朝萬人之上的宰相,到那時隨隨便便搞點事情出來,銀子還不像流水一般的來。
所以,眼下一切的花費都是值得的。
至從那日與蔡喵喵分別,這妮子就像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時間一長,師師和煙九娘也就放松警惕,不再時時刻刻的跟隨。
期間王小七接小沫的父親回到京都,李彥對這個老岳父禮待有加,當然,也是出于對小沫的愧疚。
奈何,老爺子在李府沒住幾天,可能是聽到了什么風言風語,開始懷疑起李彥的人品,找李彥談過兩次話,傳授一些為臣之道。
李彥每次都恭敬的聽訓,然后該怎么做還怎么做,因為老爺子滿腦子都是愚忠,如果像他說的那般耿直,李彥恐怕早就卷鋪蓋滾出京都了。
老爺子也似乎感覺到這一點,留下一句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便氣匆匆回他原來的家了。
李彥本想給他謀份差事,但想想還是放棄了,最適合老爺子的衙門莫過于御史臺,但給老爺子弄御史臺去,就相當于給他自己挖坑,可以提前預知,不出三天必會反目成仇。
眼下御史臺盯李彥盯的很緊,李彥做事也是處處小心,還好趙佶這段日子有好東西可玩,沒心思理會李彥的商業擴張。
所以,御史們的奏書連睿思殿的門都沒進,直接扔庫房壓箱底去了。
趙佶很滿意現狀,有蔡京為他處理政務,李彥幫他鉗制蔡京,和諧的很。
在他心里,現在的大宋朝國泰民安,河清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