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滿意的點點頭,做出請講的手勢。
原來,蔡京早在二十年前第二次被革職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籌謀了,開始時勢力也很小,也只有千百來人。
可當發展過萬的時候,遇到一個機緣又重回朝廷做上宰相,所以造反之事也就此擱置,但并沒有散兵,反而加大力度發展。
這也是蔡京瘋狂斂財的原因。
五年前,蔡攸見到蔡京造反之心難以遏止,心生恐懼,這才選擇脫離蔡京自立門戶,從此老死不相往來,沒事還在趙佶面前打打小報告,訴訴忠心,防范的就是蔡京落敗之時不會受到牽連。
李彥疑問道“那如今他的兵力能有多少?”
“這個下官不知,五年前已有八萬大軍。”
“五年前八萬?”李彥驚呼一聲,急道“那現在豈不得有十六萬?”
虞侯笑道“李大人多慮了,依本侯看來,五年前八萬,現在還是八萬。”
“哦?虞侯為何這么篤定,難道聽到什么消息不成?”
“李大人沒帶過兵,不知道十萬大軍的開銷,正所謂十戶養一兵,李大人可以算一下。而且如果大軍動起來,可就不是十戶了,那是要翻上三倍的。所以,僅憑一個貪官收刮來的錢財,是不足為十六萬大軍補給的,何況還要鍛造兵器,制造攻城器械等開銷。”虞侯道。
李彥贊同的點點頭,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下,如果是三戶養一兵,那十萬大軍需要一百萬戶,而一戶平均就算四口人,那也是四百萬人口。
要知道,就是眼下昌盛富饒的汴梁城也不過百萬人,如果是隆興府,能有十萬人就很不錯了。
這還沒算買馬,養馬,兵刃鐵器,這些要遠超養兵之錢。
李彥算完著實嚇一跳,但非常同意虞侯的推測。
因為他最近也是養著韓世忠那五千騎兵,每十日送一次補給,每次李彥都肉疼好久。
他本以為韓世忠的騎兵是精兵,所以才花費巨大,現在想來,韓世忠還是有替他節省的。
“難怪蔡京拖到今日也沒有動兵,原來是動不起。”李彥喃喃道。
“八萬大軍也不是小數目啊,太傅可有辦法對付?最好不動刀戈就能平息,不然江西的子民又要受苦嘍。”趙佶搖頭嘆息道。
李彥道“官家莫急,此事容臣想想,一定會想出萬全之策。眼下最重要的是控制住蔡京。”
“嗯,太傅胸有大略,朕信你。”
李彥對蔡攸道“眼下需要蔡大人大義滅親,當堂指認蔡京造反,還請蔡大人念在天下蒼生和大宋朝的國運,摒棄雜念挺身而出啊。”
“這……好吧。”
李彥太壞了,直接拔高到大宋的國運,讓蔡攸無法拒絕,也不能拒絕,只要拒絕就是對大宋不忠,無奈只好點頭答應。
“太好了,江西的百姓一定會牢記蔡大人的恩德。”李彥虛假道。
蔡攸不作掩飾,長嘆一聲,若不是被逼無奈,誰也不想把親生父親置于死地。
李彥思考一下,又道“蔡大人一個人還是略顯單薄,還需要再加一人。”
蔡攸眼前一亮,心道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種挨罵的事不能讓我一個人做啊……
說來他也是真沉不住氣,心里想著,嘴上立即道“臣附議,此事還需要駙馬參與。”
聽罷,李彥差點笑出聲來,這蔡老大單純的可愛啊。
但又生出疑惑,蔡京和蔡喵喵都很聰明,一個老謀深算,一個狡詐多謀,怎地蔡攸卻這般呆傻。
難道是“神仙丹”吃的太多?
正在李彥心里高興的時候,趙佶又開始煽起情來,嘰哩哇啦的說一大通“不忍心”,“不愿意”,“不落忍”等胡話。
待他說完,李彥給以最后一擊官家,此事要想成,必須要狠下心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