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瞟一眼身穿鎧甲的虞侯,回道:“非虞侯莫屬。”
“虞侯?”趙佶鄒眉道:“虞侯不能去,虞侯一走,何人守衛京都。”
李彥做無奈狀,“除虞侯外,臣想不出哪位將軍還有這個能力。”
趙佶感觸頗深,冷冷的瞪一眼高俅,抱怨道:“若韓小將軍在就好了。”
李彥沒有接話,韓世忠現在還不能暴露,那是他的殺手锏,挾天子全指望那五千騎兵呢。
“官家。”虞侯突然向前一步,抱拳行禮。
李彥心里一喜,看來沒白費口舌,這虞侯現在已經飄飄然了,如果不是李彥一路上的吹捧,他不會主動請纓,眼下正迫不及待的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神威”。
“虞侯講。”趙佶道。
“官家,臣愿意去江西鎮壓叛軍,禁軍可暫交副將軍代管。”
“這……”趙佶有些猶豫。
李彥立即接口道:“官家大可放心,京都安全無虞,臣與虞侯不出月余便可歸來,到那時,朝廷又多出八萬裝備精良的軍隊,還愁攻不下遼國嗎?”
李彥最后一句話咋一聽是廢話,實則直戳趙佶軟肋,現在沒有什么事比收復失地讓趙佶更歡喜的了,只要能打敗遼國,趙佶可以做任何事。
同理,只要事關遼國,他的腦袋也開始糊涂,李彥對這一點很清楚,所以才加以利用。
果然,趙佶眼前一亮,仿佛已經看到了大宋的版圖再逐漸擴大,面帶激動道:“虞侯有信心嗎?”
虞侯正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怎么可能會說沒信心,所以鏗鏘道:“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此事必成!”
“好哇,一文,一武,你們二位就是大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朕要為你們設宴送行。”趙佶激動的走到殿中,一手拉著李彥,另一只手拉著虞侯。
正這時,蔡京耷拉著腦袋冷笑一聲,這一聲異常刺耳,使殿內的氣氛瞬間從燃點降至冰點。
趙佶一臉尷尬的坐回龍書案后,心里很想問一句:宰執是否有不同意見?
可現在蔡京是犯人身份,哪有向犯人詢問意見的道理,故吧唧吧唧嘴,忍回去了。
高俅察言觀色,看出趙佶的心思,知道該他發言了。
他現在屬于萬人嫌。
因為韓世忠的事,趙佶看不上他,李彥更是打心底里厭惡他,楊若冰也不需要一個只會踢蹴鞠的奸臣,三省六部現在都遠離他。
換句話說就是,以前他和蔡京有多親近,現在朝堂上的官員就想離他有多遠。
但高俅畢竟混跡官場幾十年,頭腦還是可以的,他剛才一直在旁聽,終于聽出一些東西來。
虞侯指揮打仗的能力到底如何,高俅是最清楚的,雖然沒有真刀真槍的上過戰場,但兵部每年都會進行沙盤推演,虞侯也有參與。
如果讓高俅用一個詞形容虞侯,那就是“想當然”。
仗著自己是皇后的弟弟在沙盤推演中各種想當然,他率領的五千人可以攻下有兩萬守軍的堅城,問其原因,他便抽劍指天,大喊:吾從戎七載,縱橫演武場,所擋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
就這樣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卻被李彥夸上了天。
如果只是嘴上夸夸也就罷了,說明二人關系好,可李彥明顯是要讓他去實戰啊。
就禁軍那些公子兵,以多打少嚇唬嚇唬百姓還行,若真和八萬大軍打起來,還不是送死一樣?
高俅認為以李彥的心機,不會不知道這些,既然知道虞侯不行,還執意讓他去,那只有一個說法能解釋的通——借刀殺人!
李彥要借那八萬大軍殺掉趙佶的禁軍。
想通這些,高俅也就可以猜出李彥的造反之心。
尤其聽到蔡京那一聲冷笑,就更加確定了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