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如花說夏如春的婚姻問題總是出岔子,師展很想進一步問詢之,轉而一想,我干嘛要這樣關心她姐妹倆的婚姻狀況?
萍水相逢,有這個必要嗎。
真搞不懂自己為什么。
夏如花看師展沉思狀,就說道:“要不,我們走吧。”
面前的燒烤也吃得差不多了。
又被董杰才無端地來生了一通氣。
再尷尬地坐下去確實也沒必要了。
師展想到了,夏如花可能需要去跟董杰才去做解釋,就說道:“你走吧,我想在此再休息一下,我這腿……。”
“對不起,我讓你走了那么多路,把你有腿傷給忘了。”夏如花站起來告辭:“那我就不陪你了,你休息一會兒,也早點回去歇著吧。”
“好,再見。”師展看著夏如花匆匆離開的背影,心里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
看夏如花說話做事都比較直率的一個姑娘,可在男友面前卻變得有點孺弱,董杰才好像變得很強勢,戀愛中的一對好像不應該是這樣的吧。
看到自己女友跟陌生人在一起,董杰才的無名火發的是乎也不是太出格。
可是你得看自己女友跟誰在一起呀。
再說,夏如花已經解釋的夠清楚的了。
難道我師展給別人的印象就那么不值得信任嗎。
豈有此理!
師展越想越有點生氣,腿上有傷不好好在房間里休息,跑出來湊什么熱鬧,抱什么新娘,還當一回義工冒充什么“王貴生”,最后讓人當作“渣男”白眼一通,真不劃算。
轉而一想,生哪門子閑氣。
夏如花是誰呀,董杰才又是誰呀,跟你師展有半毛錢關系嗎。
師展估摸著,夏如花要找董杰才,肯定已經離開這“山貓燒烤”店,就站起來走下樓準備離開。
剛走到樓梯一半,在最角落上的一桌吃燒烤的其中有一個人的身影,引起了師展注意。
是董杰才。
董杰才在一起的還有五個人,都是跟他年齡大致相同的人,正在有說有笑地吃喝著。
而夏如花并沒有在其中。
跟董杰才在一起的五個年輕人,看那模樣和打扮,留大背頭的,衣著古怪的,漆黑紋身的,應該都不是什么善茬。
董杰才怎么會和這樣一些人在一起?
其中有一個紋身男朝師展這邊看過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師展還是把目光收回,走出了燒烤店。
走出熱鬧的村道,前面就是廊橋。
從這里過廊橋再回住宿店,順道。
廊橋,是一種有屋檐的橋,有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用途,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
廊橋在浙東南一帶山區比較多見,結構類型有多種多樣。
石門溪上的這座廊橋,是比較典型的用木料搭建的古式廊橋。
據說跟上游的“七不過橋”的古石橋差不多年代的,就有一座叫“將軍橋”的廊橋,早年就倒塌。現在這座廊橋是夏知秋他們開發石門洞旅游業態時,根據石門洞村人的記憶中的模樣,重新建造起來的。
石門洞村人就叫這廊橋為“將軍橋”。
師展看過導游圖上對“將軍橋”的介紹。
簡單的故事。
據傳說,從前有一位“將軍”,大概也就是農民起義軍一類的人物,無名無姓的。這“將軍”戰敗之后,騎大白馬逃進石門洞村想往深山老林里躲避身后官兵的追殺,結果進入石門洞村之后,石橋上已經有官兵把守,無法越過石門溪逃進山林,情分之下,該“將軍”急拽馬韁憑空一躍,想跨過石門溪逃跑,結果連人帶馬跌進石門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