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修秀玲真是位不錯的姑娘。”
修車師傅小汪叔,這樣評價年輕時的修秀玲。
其實,就是現在看到修秀玲的人,十個人會有九個人,這樣的少婦出現在農村里,也是非常靚眼的。
“修秀玲她不是你們石門洞村人嗎?”師展聽修秀玲說的普通話,比石門洞村里的人稍微純正一些,所以就這樣問道。
“修秀玲她不是我們石門洞村的姑娘,她家在縣城,聽說她的老家也不是箬溪的。”小汪叔說道:“當年,夏知秋為了把農家樂,那時候還不叫農家樂,叫村民旅館開起來,就到縣城去招懂旅店管理的人才。修秀玲就是那個時候招進來的。”
從小汪叔的敘述中,可以知道,修秀玲當年也是應招酒店管理人才之一。
當年,同時到石門洞村來的一共有三名年輕人,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
其他兩名男年青,做了兩年之后,都進了機關或者其他企事業單位,只有修秀玲留在了石門洞村。
修秀玲能夠留下來,除了夏知秋的個人魅力有關系,很大程度上還是出了柳絮摔傷變成植物人有很大關系。
柳絮摔傷之后,兩歲的女兒夏如春就需要人來照料。
修秀玲非常主動地承擔起照顧夏如春母女倆人的任務。
修秀玲吃住在醫院里,非常細心地照顧柳絮,還把夏如春看顧的非常好。
一個姑娘,能做到這一點,你說她沒有一點私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修秀玲也是非常漂亮的姑娘,她在縣城的家條件也不差,她的父母都是國有企業員工,她大學畢業之后,就被分配到縣商業局下面的飲食服務公司工作。后來受聘到石門洞村當了客戶部經理。
修秀玲沒有“鍛煉”幾年就回城,可能還是姑娘已經被夏知秋的個人魅力給吸引,安心地留在了石門洞村。
修秀玲是一位非常開朗活潑的姑娘,她走到哪兒,她的笑聲就到了哪兒。
跟石門洞村里的人,誰都能說上幾句話,全村的人都說這姑娘真能隨鄉入俗,跟農村人能生活到一塊去。
可是,只要夏知秋出現,她就不笑了,也不太說話,馬上變成一本正經做事的樣子,看上去就是很怕夏知秋的模樣。
“你是說,當年是修秀玲在暗戀著夏知秋?”師展聽小汪叔說起修秀玲的表現,就這樣問道。
一位活潑開朗的姑娘,對誰都有話說,唯獨面前夏知秋害羞還不狀況言語,這不就是姑娘暗戀男生的表現嗎。
“那時候我也才十幾歲,就聽大人們說,這姑娘知道尊重領導。”小汪叔笑了笑說道:“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那么一回事。夏知秋是什么人物啊,他認定了他這輩子的老婆就是柳絮,哪還會有其他姑娘能入他的法眼哪。夏知秋知不知道修秀玲暗戀他,我們不知道,可是修秀玲對柳絮變成植物人之后那份用心,我們村里的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照顧一個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的“植物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照顧好,沒有一點耐心和細心,根本不可能,何況還是一位未嫁人的姑娘。
從小汪叔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想像出這樣一組組生動的畫面來。
柳絮脫離生命危險期之后,就像個睡美人一樣,安靜臥床。
修秀玲抱著兩歲的夏如春,陪在旁邊,不時還引逗的小夏如春“咯咯咯”的笑聲,呀呀學語的夏如春,還不時地對著一動不動的柳絮叫“媽媽”。
修秀玲不間斷地給柳絮翻身拍打,拿捏按摩,擦拭身子,換洗衣服。
天天如此,春夏秋冬,從不間斷。
在修秀玲的精心照顧之下,柳絮一天比一天好地在恢復。
就在柳絮